东南电化公司自建厂以来,光阴如电解槽中奔涌的碱液,将一代东南电化人从青涩学徒,淬炼成亲历企业沧桑巨变的老兵。回首1958年建厂之初,老一辈创业者肩挑手扛,在闽江之滨点燃了福建氯碱工业的星火。犹记2013年东南电化公司搬迁初建成时,一期装置如孤独的哨兵,年产12万吨已是极限。彼时《福建能源报》上一篇关于集团“绿色能源”战略的论述,像一道闪电劈开车间的碱雾。文中“清洁生产”“低碳转型”的灼见,让整日与电解槽为伴的我豁然开朗——原来我们轰鸣的电流,也能浇灌绿色的未来。
  变革的浪潮随战略灯塔奔涌而来,东南电化这艘有着60余年航程的老舰,被纳入“高端材料”与“绿色能源”并进的巨轮编队。2023年,东南烧碱总产扩至72万吨,2024年再跃至102万吨!东南电化版图之上五条银龙并驾齐驱,电流奔涌,碱液欢歌,年产102万吨的梦想照进现实。这不仅是产能的几何级跨越,更是集团“价值引导”“创新引擎”战略在东南电化结出的金果。
  回望来时路,《福建能源报》如同一位忠实的守望者。它记录下一期装置投产时泛黄的荣光,定格二期开车时挥洒的汗水,更将三期智能工厂的银辉传遍四方。墨香里,有我们“安盾固基”下暴雨夜抢修的身影,有老师傅在“‘创’赢未来”栏目中传授“双莲”品质的匠心,也有青年工程师在“‘智’转新程”征文中勾勒“黑灯工厂”的畅想。
  展望未来,墨香将续写不朽传奇。我期待在报端见证东南电化“四化”实践的深度剖析,期待“廉润初心”讲述我们如何以64年匠心守护“双莲”金招牌,更期待“‘智’转新程”描绘老厂新生的智慧图谱,让“双莲”乘着数字化东风,香飘寰宇。
  四秩报章,承载的不只是历史,更是照亮征途的火炬。当百万吨“双莲”碱液汇入集团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企业的浩荡洪流,当老车间的智慧脉搏与集团“国际化合作”的强音同频共振,我抚摸着“福建能源报”5个大字,仿佛触摸到奔腾的时代脉搏。这份报纸,早已超越纸页的局限,它是思想的罗盘,是精神的灯塔,是万千能化人砥砺前行的共同史诗。
  且让我们继续借这墨香为舟,以实干为桨,在可持续发展的壮阔海域中,共绘东南电化下一个甲子的辉煌篇章! (唐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