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5版
发布日期:
《福建能源报》满满都是温暖的回忆
文章字数:917
  回忆与《福建能源报》的交往,真是说来话长。1985年,我有幸参加报社在永安举办的首期新闻研讨班,认识了林永森总编及编辑老师,倾听了他们对写作的真知灼见,让我受益匪浅。
  在这以后,原来只会写广播稿的我开始是试试写小小说、散文和新闻通讯报道投给报社,但当时除偶尔发表一两篇新闻报道,收获不大。然而,编辑老师给予的指导,让我在写作上取得了不断进步。1992年,我的小小说《两棵桃树》和一篇小言论《为他人鼓掌》分别在报纸四版和三版发表,给我增添了写作的信心,从此以后我更加勤奋写作,从小品文、诗歌到小小说的创作都有涉及。只要生活中有一点点感动我的素材,我就会把它记录下来,然后谋篇布局进行深加工。这以后,我的一些文章陆续在报刊上发表。
  1997年,是我收获最大的一年,除了在《福建煤炭报》(《福建能源报》的前身)上发表新闻报道或文学作品外,我还在其他报刊上发表多篇文章。尤其是先后在《福建日报》发表了《熟人》《爱你在心口难开》,让我兴奋异常。但无论我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能走多远,我都深深地感激《福建能源报》,感谢编辑老师们在我刚刚起步的时候就鼓励我,指导我不断迈上新台阶。
  2003年6月,我被报社聘用为编辑,此后认识了许多通讯员,他们的成长有类似的经历,是报纸这个平台,给许许多多的人才创造了成长的机会。
  在我担任编辑以后,我们到永安煤业公司给通讯员培训,在参会人员自由提问环节,一位刚从工程技术岗位转岗到宣传部门的通讯员焦急地提出:“编辑老师,现在要让我写一篇报道太难太难了,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文章?”编辑希望他多写、多练、多读,然后从专业的角度给他和通讯员们讲如何写好新闻的题目、文章的导语、主体、结尾以及文章结构、消息、通讯等基础知识,让许多通讯员渐渐摸着了门道,写得越来越顺手,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多年后,我注意到那位提问的通讯员,因为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竞聘到电力企业当党工部主任了。我们集团还有许许多多这样勤奋的人,一直在为企业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自己也不断地成长,成为工作岗位上的领导。
  说起《福建能源报》,满满都是温暖的回忆。感谢自己服务过的企业发展越来越好,为自己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感谢《福建能源报》这个平台,让自己的人生因此而丰富多彩。
  (林清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