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福能新能源维检中心第四项目部集体照 在中国,达到3000+年均等效利用小时数的陆上风电场已经是屈指可数,而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的大蚶山风电场,受季风和台湾海峡“狭管效应”的共同影响,风电场的年平均风速达到8m/s,2022年该风电场年等效利用小时数更是达到了4000小时以上。
风电场的年等效利用小时数更高,意味着可观的发电量和经济效益。但对于一线运维人员而言,这似乎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其对运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福能新能源维检中心第四项目部以敢打敢拼、创先争优的作风,连续多年实现了风电场平均可利用小时3000+的骄人业绩,在福能新能源连续多年保持省内陆上风电龙头企业的功劳簿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责任到人让发电量受益
从3000+等效小时数就能看出,抢发电量是第四项目部的工作核心。第四项目部项目经理陈伟健在项目部创新实行风机包干制度,将项目部成员按老中新分为4个工作小组,项目经理统筹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个工作小组。每个运检员必须无条件地配合小组长开展抢电量工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任何岗位人员出了问题,都将追究责任进行考核。这是该班组为确保不发生因运维人员的原因影响发电量目标而采取的一大有力举措。
预防性检修同样也是第四项目部的重头戏。该班组以工作小组为单位,根据风机不同工况,采取分组承包方式对所承包风机进行定期“体检”等手段,建立风机健康档案,及时利用贫风天气进行预防性消缺作业。
近年来,该班组始终坚持价值思维和效益导向,提出了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发电量指标做文章,责任到人、措施到位,自然成效凸显。
创新培训建“和谐家”班组
近年来,该班组不断提高班组文化建设水平,全面推行和谐家班组文化,致力打造安全温馨“家庭”型班组,促进班组和谐发展。陈伟健提出了“互帮互助、人人平安”和“温馨和谐、快乐至上”两大主题的班组家文化理念,并制定了安全班组、温馨家庭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标准,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班组“家”文化理念体系,让“家”文化根植班员心中。
创新实施“两会一课”制,是该班组结合实际,抓好“和谐家”班组培训的一大法宝。一是开好事故分析会。搜集整理历年来该公司发生的事故案例,利用周安全会的时间,组织班员进行分析总结。二是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各班员在学习培训后,进行座谈交流,把自己的学习经验与大家分享。三是开办专业理论课。要求班员根据岗位工作的特点,自拟课题,人人登台讲课,促进班员在家庭氛围中逐步提升专业理论知识。
作为公司学习型标杆班组,第四项目部在良好的培训机制下,先后培训出了风机专工、电气专工、安全专工等重要技术岗位人员,为该公司向火电、抽水蓄能等电力行业输送人员做出了积极贡献。
(林剑辉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