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四季度生产冲刺战的号角吹响,福建顺昌炼石水泥有限公司对各环节效率提升与资源优化提出更高要求。调整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打破原有的岗位壁垒,是公司年度的一项重要举措。在顺昌炼石公司熟料分厂,拥有钳工、维修电工双技师证的机修工陈盛智,在此次巡维检变革中调整到了辅材进料巡维检岗位。岗位从原来的6人减至4人。
人少了,要如何把原来的活干好、干完是关键。在现场轮岗进料一月后,陈盛智在巡维检中发现辅材库的固定下料溜子与皮带头部到联合储库的直角下料口上因落差与死角存在问题,在物料输送不均衡时容易造成物料堆积。物料堆积一产生,就需要岗位人员手持铁锹“喂料”,不仅劳动强度大,更严重拖慢进料效率,成为制约生产的“堵点”。
巡维检变革前,按岗位分工,岗位出现堵料都是岗位工处理,电、机修工只是处理机械电气设备故障,至于工艺操作系统上有什么问题是不太关心的。变革后职责合并,一切都是自己的事。陈盛智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堵点”问题解决掉。凭借扎实技术与敏锐观察,在与分厂领导和技术员细致沟通后,他精准定位了问题核心——固定下料溜子与动态物料流不匹配,直角设计易引发堵塞。
没有纸上谈兵,只有实干攻坚。陈盛智深入一线感受物料特性、测算堵塞频率、体验劳动强度,将钳工对机械结构的精通与电工对控制逻辑的理解融入方案,大胆提出“固定溜子改活动结构+直角处加装振动器”的创新思路。方案实施中,他直面“活动溜子摆动幅度”“振动器振幅力度”等难题,在“实践—改进—再实践—再改进”的循环中反复调试。当优化后的装置投用,效果立竿见影:高频微震赋予物料流“灵性”,淤塞死角彻底畅通,物料顺畅入库,员工告别挥汗铲料的辛苦。
小变革、大成效。此次技改不仅破解了进料难题,更成为公司冲刺四季度、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的生动实践。巡维检变革的效能也通过实践充分显现,岗位协同更高效。在四季度生产攻坚的关键期,这样的创新突破为公司注入强劲动力,既夯实了生产基础,也为后续环节效率提升提供了借鉴,以“小技改”撬动“大效益”,为完成全年目标筑牢根基。 (蔡桂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