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福建煤电公司坎市发运站通过实施资源的整合、机构人员调整的管理方案,对一线班组进行组织架构重建。在本次管理创新实践中,率先将筛选班与装车班进行业务整合,形成了一支全新的联动先锋班,这一变革不仅打破了传统旧模式的工艺流程,同时也有效解决了职工忙闲不均的问题。
打破“旧模式”构建“新格局”
“听说开机班和装车班要合并成一个大班组,这事你知道吗?”
“那班组合并后,我们要怎么对岗位进行划分,能适应吗?”
当将两个生产班组,合并成一个“联动先锋班”的消息传来时,不少职工心里直打鼓:这种“二合一”的加法,真的能够实现倍增的乘法效应吗?一直以来,开机班与装车班是“泾渭分明”的运作模式,各自负责不同生产环节,如今两个班组合并,共同承担从开机到装车的全链条生产任务,如何迅速磨合组员之间的团结协作,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面对这样的疑问和担忧,该站领导班子深入一线了解职工的疑虑和困惑,并组织了一系列的座谈会、交流会,耐心地向职工解答疑问,帮助职工树立信心,认识到合并后的优势。同时,为了让职工尽快适应新班组模式,还多次组织职工岗前培训,让职工深入了解装车流程,并熟练掌握开机操作。通过培训,职工们不仅掌握了新的业务知识和技能,还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信任和默契,为新班组的顺利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开启“新赛道”融入“新集体”
4月初,合并后的班组迎来了首次“合体”。早班会前,班长卢华星正对当天组内的工作任务和作业风险进行同步分析,结合岗位实际情况,建立“老带新”的模式,充分发挥“新、老”职工各自优势进行人员配置与任务分配,带动班组成员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其间,在铁路装车过程中,他发现装车班的工作节奏快,且对职工的体力与反应速度都有较高要求。因此,他及时调整人员配置,将体力较好的职工安排在需要频繁移动的岗位上,将心思细腻、善于观察的职工安排在需要精准操作的环节。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确保了装车过程的安全。在他的带领下,新班组人员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团队凝聚力也不断增强。
发挥“大作用”实现“新效应”
经过短暂的适应期,原本两个班组间可能存在的沟通障碍和协作壁垒被彻底打破,现在,无论是开机操作还是装车作业,都实现了无缝衔接与高效配合。这一变化不仅体现在工作效率上,更在班组成员的精神面貌上得到体现,大家不再局限于自己原有的工种,而是积极学习新技能,争取在团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该站站长姜初宴表示,此次改革不仅缓解了现阶段人力短缺的困局,同时也为职工构建了一个更高效、协同的工作环境。下一步,该站将持续深化“一人多岗”人才培养模式,让更多职工在技能提升中实现价值,真正实现让“1+1”大于2的叠加效应。 (林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