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有想到,一个钻孔就能实现这么多的功能,还可以省下大量费用。”6月26日,全省煤矿“一孔多用”技术现场推进会在福建煤电公司箭竹坪煤矿举行,一个10厘米宽的小钻孔引发参会人员的热烈反响。这项由福建煤电公司近两年来探索的新技术,正以“小切口”推动煤矿生产实现“大变革”。
长期以来,传统井下钻探因单孔单功能、重复施工的局限,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安全风险大等问题。从2023年11月起,福建煤电公司大胆探索,创新研发“一孔多用”钻探技术,让单个钻探孔同时兼具探水、探煤、探构造多重功能。
“以前探水、探煤得打不同的孔,现在一个孔搞定三件事,效率翻了好几倍。”箭竹坪煤矿党总支书记、董事长钟权伟的感慨道出了技术变革的核心价值。该矿总工程师兰燊达举了个例:去年箭竹坪煤矿用这项技术探明一处煤层,提前规划开采路线,仅工期就缩短了20天,人力与设备损耗成本显著降低。如今,该技术已在翠屏山、龙潭、箭竹坪等多个矿井推广,成为煤矿生产的“提效神器”。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明文在现场推进会上指出,“一孔多用”技术每米进尺可节约人工工资、支护材料等综合成本约2000元,且施工效率高,后期钻孔可直接作为巷道掘进炮眼,大幅缩短工期。
截至2025年5月,该公司“一孔多用”技术已累计减少无效进尺1461米,直接节省采掘成本超290万元,用“真金白银”证明了技术创新的价值。
技术革新的效益不止于成本节约,也挖出了“隐形宝藏”。通过精准探煤,翠屏山、龙潭、箭竹坪三对矿井预估新增资源储量25.38万吨,可采量约17.8万吨。龙潭煤矿的老矿工老张见证了这一变化:“以前遇到复杂地质只能保守开采,现在靠着‘一孔多用’探明煤层走向,边角资源都能采出来,矿井服务年限显著延长。”
为推动技术落地,福建煤电打出“组合拳”:2024年至2025年投入160万元资金,用于“一孔多用”新技术的开发,并组织专业人员赴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调研定向钻探装备;制定并完善了《物探、钻探管理规定》,规范从设计到施工的全流程;拍摄相关教程视频,确保工人标准化操作。
新技术的应用还锻造出一支“硬核”队伍。福建煤电定期开展井上井下实操培训,让技术员与一线工人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以前遇到复杂地质钻孔心里没底,现在跟着培训学、实操练,心里踏实多了。”探放水工人小王坦言。随着技术经验不断沉淀,职工队伍的创新能力与业务水平显著提升,为企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在实践中,福建煤电通过公司-矿井-班组三级联动,逐步形成“一矿一策”技术应用方式。龙潭煤矿实行坑道钻、瞬变电磁仪和直流电法仪等科技设备协同工作;翠屏山煤矿以“一孔多用”钻探为核心技术,系统梳理生产衔接、资源配置、技术攻关等关键环节的薄弱点,科学论证钻探找煤方案;箭竹坪煤矿强化多专业、多部门协同推进,科学论证钻孔布置方案,优化“一孔多用”钻孔设计及应用,利用钻探孔兼作爆破自由面,降低火工品用量。
从“一孔专用”到“一孔多用”,福建煤电用技术创新打开了煤矿高质量发展新局。这根小小的钻孔,不仅钻出了安全高效的生产模式,更钻出了地质构造复杂的南方煤矿降本增效的新路径,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煤电经验”。
(林秀龙吴超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