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啊,是风电场的‘定海神针’,更是实打实的‘拼命三郎’!”提起张智超,风电场的同事们无不交口称赞。
十年如一日扎根风电场检修一线,这位福能新能源公司的检修员凭借汗水与智慧,从一名普通检修员逐步成长为风电场场长,默默守护着旋转的风机。去年,他在福建省新能源智慧风电运行维护技能竞赛中勇夺桂冠,获得福建省“金牌工匠”申报资格;今年6月,他又荣膺福建能源石化集团第一届“能化工匠”称号。十年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张智超完成了从“风电小白”到“技术工匠”的华丽蜕变。
坚守点亮技术之光
2015年,刚走出校门的张智超便投身福能新能源偏远的风电场。面对风机庞大的传动设备和复杂的变频系统,他没有退缩,而是虚心求教、潜心钻研运维技术。为攻克进口风机语言障碍,他坚持对照图纸逐项翻译,厚厚的图纸册写满中文注释;为提升运维水平,他辗转多个风电场,从双馈风机到直驱风机,如饥似渴地学习,脚步从未停歇。
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年的刻苦钻研,让张智超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这十年检修一线的坚守,正是他对职责使命最朴素的诠释,他用青春点亮了技术之光。
匠心守护风电脉搏
“荣誉是拼出来的,成绩是干出来的。”这是张智超常挂嘴边的话。面对早期进口机组“水土不服”、故障频发的难题,他带领团队开启技术攻坚。对照图纸反复拆解分析备件,将日常思考转化为实践方案,创造性提出“状态检修在风机运维中的应用”。为验证效果,他记录分析上千组数据,最终将设备可利用率提升近1%,年减少发电损失近百万千瓦时。
张智超主导的“LIRAAcquire电缆宽频线性阻抗测试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研究”项目,更是一次颠覆性突破。传统检测依赖人工,效率低、盲区多。张智超多方调研,查阅上千份资料,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技术应用后,成功为公司预防性处理多处电缆接头缺陷,推动故障处理模式从“被动抢修”向“主动防控”转变,实现从源头“创利增效”。
责任传承工匠火炬
“独木不成林,好技术要传下去!”
面对公司运维人才紧缺的现状,张智超主动担起“传帮带”重任。他将晦涩的技术手册转化为生动案例,手把手指导新人分析数据、排除故障;他制定的“梯式培训”计划,为每个人设定了清晰的成长路径。在他的带领下,风电场班组连续在公司“六比五赛一创”劳动竞赛中荣获季度第一名。
工匠精神,是“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是“偏毫厘不敢安”的细致,更是“千万锤成一器”的追求。张智超用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真谛,以螺丝钉般的钻研精神,在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价值。在绿色能源奔腾的时代浪潮中,正是无数像张智超这样的“匠人”,以平凡之躯,共同书写着中国风电迈向卓越的壮阔篇章。
(林剑辉 摄影报道)图为张智超在校验风机齿轮箱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