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集团“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聚焦“做优存量、拓展增量,服务集团绿色能源发展”这一主题,福能新能源公司2025定调“奋勇提升年”。新年伊始,福能新能源公司全员迅速行动,齐心协力,奋勇争先,提升与进步的号角响彻云霄,伴随着满满的收获。
今年一季度,该公司上网电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23.44%、22.52%和38.29%,如期实现“开门红”,为全年生产经营目标的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每台风车有了“户口”
该公司434台风机涉及13种机型,机型不同,配件也有区别,前期建设难、投运管理难,维护起来更是难上加难。
今年,该公司不断巩固管理创新成果,构建了“一机一策”设备管理新模式,以单台风电机组为管理单元,实施设备全生命周期责任制考核。具体措施包括:明确责任主体,将机组运维质量及效果与特定责任人绑定;科学设定差异化指标,根据机组历史运维数据和实际健康状态差异,合理制定单机发电可利用率指标和备件消耗费用指标;实施量化考核,依据指标完成情况对责任人进行客观评价和奖惩。截至3月底,公司风机设备可利用率为97.64%,位居省内陆上风电企业前列。“这一举措也可充分调动检修员工对设备精准维护的积极性,真正实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该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邓辉昌表示。
每台风车都有“户口”,维护起来能更好地对“症”下药。如针对潘宅项目风机偏航问题,创新实施“偏航齿圈现场整体更换”抢修方案,成功完成了顶岩山风电场#86风机偏航齿圈的整体更换工作,开创了国内该机型偏航齿圈整体更换的先例,也为解决该机型偏航齿圈大面积故障提供了全新高效的解决方案。
工作专班聚力项目攻坚
“云南旧地基光伏发电项目取得隆阳区水务局水保专题批复。”“设备已就位,F01光伏方阵开始钻孔施工作业……”连日来,福能新能源公司云南旧地基光伏二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喜事连连。
今年2月,该公司云南保山隆阳区旧地基光伏项目成功备案,该公司迅速成立了工作专班。这也是该公司今年成立的电力市场营销、潘宅项目风机问题处置、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等4个工作专班之一。
为确保5月31日前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的目标,该公司对云南旧地基光伏发电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冲刺项目进展。同时,稳步推进老旧风电场升级改造,目前已完成莆田石城、石井风电场改造升级实施方案编制及评审工作,陆上风电场改造升级或退役情况摸排情况按节点提交省发改委。积极拓展分布式光伏,该公司后勤保障基地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于3月底正式进场开工,各项工作按照4月底前并网目标扎实推进。此外,通过对接相关电力设计院、主件厂家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等多渠道,积极在省外的云南、贵州、新疆以及省内的龙岩、平潭、明溪、莆田秀屿等地开展分布式光伏项目调研、洽谈。
科技赋能新质生产
该公司智慧风场生产系统成功上线运行,进一步将数字化技术融合到生产安全各个环节,实现生产安全从静态分析到动态感知、事后向事前预防转变。自去年7月1日投运以来,故障预警281次,准确率达90.31%。该公司着力打造的全省集控运行中心自去年10月正式投运以来,实现了对公司跨区域场站的远程集中在线监视和控制,标志着该公司在“智改数转”和集约化管理方面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探索风机关键部件国产化研究,也是该公司坚持科技赋能的主攻方向。该项目的实施可以使公司风机运行中损坏的变频器IGBT模块、PLC模块、控制板卡、框架断路器等高价值备件重新维修利用。自去年10月份以来,已现场维修备品备件43台(件),节约采购费用达320多万元。目前,备件研发再造中心电气部件维修检测平台正在逐步开展维修工作,截至3月底已维修配件51个,节约采购资金约400万元。
“关键在维修过程中锻炼和提升公司相关人员的技术能力,培养打造一支能胜任电气组件维修、维护、技改任务的技术力量,逐步推进风机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替代。”该公司总经理林通达说。
(郭阿清 彭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