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6版
发布日期:
追风逐电 绘“深蓝梦想”
——记集团2024年度先进生产(工作)者黄国浈
文章字数:1,586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他以“精益履职,奋斗有我”为信念,事无巨细,尽职尽责,带领团队在班组建设、设备护航、生产管理三大领域精耕细作,用实干与创新绘就“深蓝梦想”。他就是三川风电公司设备管理部副经理黄国浈。
  精研班组建设:锻造团队之魂
  “千锤百炼始成钢,百折不挠终成才。”班组是企业的细胞,其战斗力直接关乎整体效能。黄国浈注重班组学习,推动公司企业文化在生产一线落地生根,以“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激励班组成员,谨记“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文化理念,通过打造可视化文化阵地,将公司《致员工的一封信》转化为日常工作指引,引导大家不断提升自我。在他的带领下,班组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成员们在企业文化滋养中,树立共同的价值追求,向心力不断增强。
  安全晨课是黄国浈强化团队凝聚力的又一关键举措。当朝阳跃出海平面,刚刚开展完当天安全技术交底的全体运维人员整齐集结,齐声背诵公司“安全十大理念”,声浪共振间,安全准则化作血脉偾张的集体记忆。这不仅是出海作业前的庄严仪式,更是团队精神的淬炼熔炉。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黄国浈紧紧抓住省总工会“匠心杯”金牌班组劳动竞赛契机,不断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在持续夯实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创新推行清单化对标“五个一流”,策划别出心裁的《三秀》相声短剧,将基层班组的日常点滴以生动诙谐的方式向评委们进行了全方位展示。最终通过层层评选,参赛班组在全省16组决赛队伍中位列第六,荣获优胜奖。正是这份对班组建设的精雕细啄,不断推动着部门队伍建设健康稳步发展。
  精细护航设备:筑牢安全之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设备是公司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安全生产的保障,设备的高可靠性对于公司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我们的风场单机容量较大,一台风机故障对整体可用率的影响就达到1.7%,公司定98.5%的考核可用率就是告诉我们一台也不能有故障。”在每次班组例会上,黄国浈如始至终不断灌输这一理念。
  黄国浈带领各班组成员精细护航设备,从日常巡检到精密点检,从故障排查到隐患治理,从先行先试到批量技改革新,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极致。针对风机中压电缆破损短路故障问题,更是紧抓不放,没有因厂家的书面结论而放弃追根溯源,而是深入现场勘察,攀爬至扭缆故障点,想方设法进行模拟测试,找到故障原因并组织案例解析,督促举一反三开展治理,同时将存在的设计、装配问题第一时间分享给同行,有效治理隐患规避类似事件发生,取得显著成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每一次的经验积累、每一次的技术培训、每一次的调研学习,让他与整个运维团队不断将新技术、新工艺转化为符合公司生产特性的最佳管理实践,不断提升着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应急处理能力。正是这份精益求精的态度,让设备始终保持高可靠性,为公司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精心统筹生产:书写效益之章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在生产管理中,黄国浈以“共赢”为目标,提前规划船舶保障运维,协调多方资源优化流程。根据海上风电作业工作量、季节、风浪和海况等差异,抓住“黄金”衔接期,在去年9月初便与承包商进行友好沟通协商,本着双方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以成本和成效进行列举分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9月底完成了置换铝质双体运维船的运作,船舶性能的提升在四季度盛风期发挥得淋漓尽致,创造了出海运维的硬件条件。他紧盯风机可利用率指标,通过数据化分析精准施策,推动技改革新落地。在他的统筹下,团队不仅攻克了多项技术瓶颈,更实现了运维成本下降与效率提升的“双赢”,为公司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
  黄国浈常说:“带好队伍,管好设备,这是我的职责。”这句质朴的话语,早已化作日常行动的注脚。正是这份实干担当,增强了部门团队凝聚力,保证设备可靠性,提高风机可利用率,为公司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吴敏 摄影报道)图为黄国浈在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