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
三川风电公司
突破常规提质增效 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文章字数:1,224
  2025年一季度,三川风电公司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于3月20日提前10天完成季度发电指标,风机可利用率连续3个月保持99%以上。这一成绩在省内海上风电领域处于领先水平。
  技改与预防“双驱动”提升设备稳定性
  风机高可利用率的背后,离不开公司持续推进技术改造和预防性维护的策略。三川风电通过深入研究风机运行原理和常见故障,采取积极的技术攻关措施,实现了风机运行效率的提升。例如,公司实施了风机机舱高温技改项目,显著减少了恶劣天气下设备的高温报警次数,同时为机舱内各部件创造了更为舒适的工作环境,从而有效延长了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每年减少电量损失超过300万kWh。此外,公司还通过主变通风技改、海陆缆接头改造等一系列技术创新项目,进一步提高了发电效率和设备的稳定性。
  在预防性维护方面,三川风电公司依据运营经验的不断积累,精确掌握设备的剩余寿命,及时开展各项维护工作。过去一年,公司已完成风机变流器滤波电容国产化升级、A6柜T3电源模块预防性更换、A23柜F6空开改造等10余项批量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使得公司能够在故障发生前更换易损件,有效降低了电量损失,年减少电量损失超过400万kWh,极大减少了因设备故障带来的停机时间。
  多部门协同合作 打破备件和运维瓶颈
  风机的稳定运行离不开多部门的紧密协作。面对进口配件停产、价格高昂以及采购周期长等问题,三川风电公司积极拓宽采购渠道,通过加强合同备件的移交工作并开展询比价采购,成功引入200万元自有备件,补充了备品、备件的储备种类。同时,公司与主机厂商保持良好合作关系,争取到更优惠的价格和更短的交货期,有效缓解了备件短缺问题。
  在设备管理方面,运营和设备管理部门承担了设备和发电机组的监护、日常巡检和故障抢修任务。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增加,设备老化问题逐渐显现,维持高可利用率的难度加大。但公司凭借技术创新、团队协作以及顽强拼搏的精神,成功推动了设备治理水平的提升,通过“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模式,在项目现场构筑起坚实的防线,确保了设备的稳定运行。
  应对极端天气挑战 保障风机安全运行
  作为受台湾海峡“狭管效应”影响的海上风电场,三川风电虽然享有丰富的风资源,但也面临着频繁的极端天气挑战,特别是台风带来的巨大风力,可能会使风机叶片承受数倍于正常工况的载荷,给设备运行带来极大风险。为应对这些极端天气,公司通过与气象、海事部门建立紧密联系,提前开展特巡和主动消缺工作,同时加强叶片检查、地网测试、防雷检测等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叶片受损风险。
  此外,公司安环部聚焦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的风险防控,开展了防台、防汛、防强对流天气等应急演练,检验了多部门协同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这些措施确保了公司能够及时、安全、有效地应对各类自然灾害,保障了设备的生产安全。
  下阶段,三川风电将继续砥砺前行,迎接更多挑战,朝着打造“海上风电行业标杆”的目标奋力前行,为集团绿色能源的蓬勃发展贡献三川力量。
  (王俊清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