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7版
发布日期:
我的“新同事”很nice
福能新能源公司开创高科技和智能化技术运维新模式
文章字数:1,177
  近日一大早,福能新能源公司维检中心的一位特殊员工就在顶岩山风电场#13风机“上岗”了。它“眼、耳、口、鼻、手、足”通力配合作业,从电源、油漆、空压机等“吃饭家伙”准备开始,调试、上塔、爬升至预定作业区域、打磨、除锈、清理、检查、喷涂,一连串操作,一气呵成。
  近年来,针对风机塔筒外壁清洗、漆面修复和叶片检测、维修等露天高空作业工作存在的安全风险大、效率低下等行业痛点难点,福能新能源公司瞄准未来,大胆突破,引入机器人、无人机等先进科技进行各种露天高空和缝隙检测等运维作业。这些新设备被运检员们亲切地称为“我的机器人同事”。
  飞檐走壁展身手
  “嘶——”顶岩山#13风机现场,只见打磨喷涂一体机器人飞檐走壁,内部喷涂模块快速挥舞,将调配好的液体油漆从上至下均匀喷涂至塔筒外壁。随后,底下的操作人员通过远程监控实时检查,确认作业完成后操控它继续向右,喷涂下一个作业面,作业面之间无缝衔接。
  过去,塔筒外壁防腐施工通常需要吊篮或“蜘蛛人”在近80米高空近距离涂刷打磨。打磨在前、涂漆在后,两个步骤轮番作业,满身灰尘。
  “现在只需要在塔基上准备好电源跟油漆,机器人就可以‘包揽’上底漆、打磨、面漆喷涂全过程,作业人员安全有了保障,施工环境也得到了改善。”该公司维检中心主任吴炎鑫兴奋地说。
  据测算,在合适的条件下,每台风机使用喷涂打磨一体机器人可缩短工期60%左右,施工效率是传统施工方式的两倍以上,还可以通过摄像头实时清晰地监测作业效果,既保质又保量。
  钻洞腾空解难题
  近年来,国内外风机叶片断裂引起倒塔事故频发,如何对高空中的风机叶片内外部进行检查,长期以来都是行业的难点。
  传统风电叶片检查主要依靠工作人员进行巡检及预判机组故障,要么深入叶片内部的有限空间进行内阻及外观检查,要么使用望远镜、肉眼或依赖“蜘蛛人”爬到百米高空进行外部观察,安全性差、巡检效率低,还会造成漏检漏诊等情况。
  该公司经多方调研,引入无人机及叶片内部巡检机器人相结合的方式对叶片进行全方位检查。通过无人机详细查看风机叶片有无裂痕,测量叶片避雷电阻及接闪器状态,近距离记录叶片外部真实状态。而叶片内部智能巡检机器人在10-15分钟内就可以完成单只叶片3个舱室的巡检工作,巡检范围覆盖叶片长度3/4,解决了传统人工检查大部分位置身体无法进入的缺点,并实现最高识别1mm宽度的裂纹,叶片内外检缺陷对比等,让检修人员更加清楚叶片的“身体状况”。
  “我们拥有434台风机,如果都按以往方式进行叶片检查,工作量真的非常大。”吴炎鑫说到这个就兴奋,“如今,无人机和机器人结合检查已基本实现,维护效率大幅提高,非常nice!”
  下一步,福能新能源将推广经验,实现风机叶片、塔筒高空的低强度、快速化、低成本运维模式,同时继续推动高科技和智能化技术延伸至其他领域,为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保障,“老风机”将转出新活力。
  (林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