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让人慢慢老去,而回忆过去却绵长隽永,回味无穷。
从2020年开始,我都会浏览《福建能源报》的数字版面,及时了解企业的发展动态,品读各方评论、理论和欣赏副刊的文学作品。
这个习惯,我四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孜孜不倦。
说起《福建能源报》,这个曾以《福建煤炭报》之名响彻煤海的报纸,自1985年1月1日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立足矿山,面向社会,服务市场,贴近生活。2013年7月26日,它正式更名为《福建能源报》,但在我心中,它永远是那份承载着记忆与情感的《煤炭报》。
我的父亲曾是一名井下工人,但是他深知文化的重要性。每次回家他都会带一份《福建煤炭报》。那时候父亲带《福建煤炭报》目的是有意地培养我读报的习惯。在那个懵懂的少年时代,《福建煤炭报》为我提供了阅读的平台,增加了我的识字量。那时,因为没有可读的更多的书籍和文字,而每几天能收到《福建煤炭报》,不多的内容,可数的文字,连报纸中缝我都细细地品读,哪怕是一知半解。这些与课本版面不同、内容相异、饱含铅字墨香的纸张,是那么地吸引我。阅读这些文字,让我打开视野,知晓世界。更让我了解时政,关注社会。还让我增长见识,明辨是非,明白了“毋以恶小而为之,毋以善小而不为”的人生底线。
在《福建煤炭报》的陪伴下,我渐渐爱上了文字与文学,开始积极参与学校的作文比赛,并屡获佳绩。父亲的榜样力量更是激励我不断前行,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坚持撰写文章,并在《福建煤炭报》上发表,让我深感敬佩。于是,我也暗暗下定决心,要向父亲学习,用文字记录生活,用文学抒发情感。
参加工作后,《福建能源报》更是成了我工作中的良师益友。我关注着它的每一个栏目,尤其是“八版”的散文与诗词,它们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我的心田。同时,我也精读“政工之窗”和“经济安全”两个板块的文章,从中汲取开展工作的新思路与灵感。在《福建能源报》的平台上,我积极撰稿写稿,发表了大量的通讯、消息、散文、诗歌、理论文章、时事评论等,这些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更让我在《福建能源报》的培养下不断成长与进步。
如今,《福建能源报》对我来说已不仅仅是一份报纸,它更像是一所学校,带我不断学习、成长;它更像是一艘远航的巨轮,载着我驶向梦想的彼岸;它更像是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我愿做一名永远的《福建能源报》的忠实作者与读者,用我的文字为它增光添彩,为它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去年,当我被评为单位优秀通讯员时,我深感荣幸与感激。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我未来创作的鞭策。我承诺,我会更加勤于创作,用更多的优秀作品回报《福建能源报》对我的培养与厚爱。同时,我也祝愿《福建能源报》能够越办越好,成为更多人心中的精神家园与梦想舞台。 (翁郑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