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
逆市拓销增量 顺势敢闯善为
福能物流公司厚植集采优势深耕煤炭贸易供应链见成效
文章字数:1,381
  今年来,福能物流公司直面煤炭市场低迷、保供煤量锐减等内外压力,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统筹实施“保供+市场”双轮驱动策略,厚植集采优势深耕煤炭贸易供应链,取得良好成效。一季度,煤炭销量248.68万吨,同比增长36.58%,为保供单位节约采购成本0.48亿元。其中,外部市场煤业务量109.26万吨,占比43.9%;节约物流运输成本235.98万元,同比节支117%。
  顶住压力拓销量
  一季度,受煤炭市场持续走低、下游用煤需求收缩等因素影响,该公司保障集团权属企业煤炭供应相较于往年面临“量价齐跌”的双重压力。
  如何顶住压力拓销增量?该公司密切关注进口煤政策、煤炭价格指数、北港煤炭库存及船舶靠装量等行业资讯,综合分析研判煤炭市场,并加强与国能销售、伊泰、兴隆、西蒙等单位的沟通协调,争取上游采购优惠政策,协商定价机制、把好采购时点。同时,根据下游生产计划安排,及长协煤价格政策调整动态,优化自产与外购煤配装方案,预判长协煤价格低点,向用户提供专业化采购建议,提高客户粘性,实现客户引流,新增客户10余家。客户业务量的增加反哺“以量增量”的规模效应,实现良性循环。
  煤炭销量逆市增长,还得益于该公司业务团队长期培养和提高“销商”,合规扩大贸易“朋友圈”。“我们基于客户需求,提供煤源适配、质价比高、物流高效的供煤方案,靠信誉品质和增值服务赢得客户信任。”该公司业务部经理薛靖丰说。
  深挖潜力降费用
  海运、汽运、铁路运输等物流环节在整个煤炭供应链中尤为重要。为此,该公司依托南北港口腹地优势,打造覆盖度高、港港直达的“水、公、铁、仓”多式联运物流链,畅通能源保供海上“大动脉”和到港接发货“最后一公里”。
  “物流成本约占整个煤炭供应链成本的三分之一。”该公司物权部经理朱志阳介绍,经测算,“水转水”“水转公”“水转铁”“公铁同步”等单项物流费用的差异化,可满足客户多样化选择。该公司统筹协调上中下游各环节,深挖物流中转降费潜力,尽可能缩短煤船监装靠卸、水尺计量、煤质检测等耗时,最大程度降低从北方港至省内终端客户的海运费、滞期费、港杂费等物流成本费用。
  “一季度,完成采购发货审批48船,同比增长77.78%;办理货转批次137次,同比增长48.91%;发运铁路集装箱1564柜、汽车2329车。当前,跟踪在途船舶20船。”朱志阳说,在业务部和驻外办的共同努力下,首季曾取得“3天销售50万吨、2天发运1万吨、人均节支60万元”的创纪录战绩。
  保持定力优管理
  风险管控能力是该公司多年来保持煤炭供应链健康运营的硬核竞争力。该公司充分借助船舶定位系统、港口信息平台等智能化管理手段,以及高效的物流服务体系、完善的风险管控制度、专业的风险管控人员,对业务流程、货权转移、客商资信、合同纠纷等风险进行超前识别和管控,并推行“一单一档”、稽核、审计等工作机制,力争确保每单业务全过程风险可控。
  以此为前提,今年该公司进一步调整优化组织架构,将原驻港作业组划归驻外办,厘清业务部、物权部和驻外办的部门职能,更好发挥驻外机构的“窗口”作用。同时,树立“重实绩、重实干、重实效”的业绩导向,建立业务员到北方港轮岗制,通过“到一线经风雨、见世面”磨砺业务能力。此外,为推动党建业务融合、服务发展大局,该公司党委还将原机关党支部分设为5个党支部,其中2个为业务口党支部,切实筑牢战斗堡垒。(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