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当林海萍书记给我们这些通讯员培训的时候,聊到了一则关于90年代的煤炭新闻。当时,她讲到这段往事时,我有点激动,因为我的父亲就是那件往事的当事人之一。
那一年,父亲刚刚和母亲结婚,没过多久我就出生了,正好赶上爸妈下岗。而立之年的父亲,失去了工作,虽说单位发了一些补贴,但是日子还是过得很艰难。我母亲得知消息后,表现得异常平静。她只是抱着我呆呆地站着,此时父亲安慰道:“老婆别怕,天无绝人之路,只要我们一家齐心协力,吃顿饱饭还是有的。”
那一刻,我妈说她看到了一个敢去担当的男人。他不仅仅是家庭的顶梁柱,更是一位精神领袖。他的话语,一锤定音,为日后的创业奠定了基调。
父母那时候比我们想象中更加勇敢和坚强,搬家时,他们仅仅带走衣服和一些工作相关的东西,像新婚买的彩电、沙发和DVD都没有搬走。我妈那时候穷怕了,问我爸为什么这么做,我爸说:“煤矿造就了今天的我,教了我一堆本事。这些东西都是身外物,只要我们努力将来都会有的。现在矿里这么困难,就当我支援矿里工作也好,留点东西在这,也给我自己留点念想在这吧……”
后来,父母下海经商,来到了晋江。爸妈分工明确,老爸那时候技能很全,会电器懂装修还会开车,就出去跑业务,老妈就负责理疗店的日常事务。每天天一亮,老爸都要把自己收拾得很精致,西装皮鞋打领带,然后带着自己的名片四处推销。每当要会见意向客户前,他都会让老妈整理一下项目资料,对着镜子一遍遍练习当天要推销的内容,有时他会拉着年幼的我做观众,让我对他的表现提提意见。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在父母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我们家的经济状况有了显著改善,当年的豪言壮语也都成真,而后在晋江买了房、买了车,成了煤矿下岗之后转型成功的典型。面对矿友的夸赞与表扬,父母没有变得好高骛远,只是做事比以前更加有干劲。日后,我妈还说当时的煤矿同事以她为原型写了一篇《煤矿女工摇身变成女老板》的文章,鼓舞下岗的职工,勇敢拼搏,追求幸福,再创辉煌。
如今,父母早已退居二线,每天种地养花,悠哉得很。
本着对新闻的执着,我打电话询问了我的父亲那段往事,他坦然地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如果一直在煤矿干到退休,估计只能混个温饱,日子过得凑合,哪有现在的自在。”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往往会失去一些东西。有时候,失去并不可怕,请相信“冥冥中自有安排”,它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选择,让我们重新审视并发现自己,找到更好的目标,并为之奋斗一生。正如我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断剑重铸之日,骑士归来之时。
得与失之间的辩证关系,它让我们学会珍惜,学会成长,学会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在失去与得到之间,我们找到了生活的真谛,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翁郑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