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8版
发布日期:
“人没错”还是“法没错”?
——影片《第二十条》观后感
文章字数:684
  “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啊!”影片中吕玲玲检察官说的话直抵心底。近日,我观看了电影《第二十条》,影片很有教育意义,在进行法律科普的同时让更多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法治的进步,也让每一位观影的人都深受触动。
  电影围绕“正当防卫”这一主线,把王永强伤害案、公交车驾驶员见义勇为和高中生制止校园暴力这三个事件串联起来,揭露了“人没错法也没错”这一社会现象。影片中的这些案件或许都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过,也都引起过社会大众广泛的关注,而案件走向和最终的判决都与社会大众最为朴素价值判断有所差距。
  “人没错”,意味着不论是面对暴力犯罪的正当防卫还是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见义勇为,都是符合老百姓最朴素的价值期待的;“法没错”,意味着我们的法治在不断完善和进步,正当防卫制度早已经被法律认可。那么问题出在了哪里?这值得我们深思。
  影片结尾,韩明检察官在王永强听证会上充满激情地向与会人员阐述不起诉的理由,这段情节颇具现实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情怀,向大家传递出法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天理、国法、人情”的统一。最后,韩明检察官的慷慨陈词打动了听证员和人民监督员,最终检察机关对王永强作出了不起诉决定。当王永强被释放后,来到医院的病床前,看到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一家人终于团聚了……我想这大概就是法的价值和立法者要实现的目标吧。
  观影结束了,但影片的冲击令的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临近“知天命”之年的我,更加懂得了和谐社会生活的来之不易,和谐社会要真正实现“良法善治”,除了要有好的法律和高素质的执法者才能实现法的价值和立法的目标外,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中将守法、懂法、敬法作为最基本的价值追求。(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