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壶水泡一泡茶,多坐坐小板凳,这些在企业基层工作中看似稀松平常的小事,却是和职工零距离接触,增进彼此了解的最好方式。
记得刚到矿井工会部门工作时,有次到工伤的贵州籍矿工家中送温暖,发生了一件让我终生难忘的小事。
虽然矿工因伤腿脚不便,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但还是很热情地给我们递来小板凳。看到脏兮兮的小板凳,我习惯性地从裤兜里麻利地取出纸巾准备擦拭凳子,只见“老工会”快速地把我手摁住,贴着我的耳朵轻声说:“小郑坐下去,脏不到哪儿去,要是擦干净就见外了,裤子脏了可以再洗嘛!”
跟“老工会”一起工作一段时间后,我仔细观察到,他到职工群众家中走访,都会习惯性地掏出香烟,逐个分发过去,并用打火机一一帮他们点着,接着坐在小板凳上开始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意见建议,且及时予以回复解决,不能当下解决的都记在“口袋书”里,带回去向领导汇报反馈。等到烟抽完,茶喝尽,起身走时“难题”解完,工作圆满完成。他常常对我说:“要想把工会工作干好,就要把职工的‘微小事’当成大事来办,让他们感觉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永远是‘一家人’。”
有一次水电站的职工来所里找劳工部门负责人办事,不巧负责人正好外出办事去了。只见来办事的职工裤脚上沾的都是泥巴,风尘仆仆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骑摩托车来的。我连忙招呼他坐下,泡了壶茶给他喝,随后打电话联系劳工负责人,最终劳工负责人及时赶来圆满解决了办事职工的事情。那位职工临走时,一直紧握我的手连声说:“感谢,感谢!”我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小事”,职工却对我一直言谢,那种被信任的感觉,今天回想起来仍十分感慨。
做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才是干部与职工心贴心、面对面、最接地气的交流方式。虽然现在手机、微信等沟通形式越来越便捷了,但笔者认为到基层去,到职工群众家里去和他们坐在一起唠家常、谈工作、聊生活,认真倾听他们的呼声,还是必不可少。只有我们真心对待职工,把服务职工群众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的工作才能“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