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没有无缘无故的遇见,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缘分……我的老家在莆田市秀屿区平海镇,这里有着绵长的海岸线,蓝色浪潮涌动,出门没走几步,就能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我记得2002年,那时候我初一,老师说的一句话:“平海在古代被称作莆田的界外底,公路修到咱们这就是终点站,再往前就是台湾海峡,咱们平海除了风大就是风大,外地人都不爱来我们这,但是风大也有好处,就是可以发电,前不久省里面来了一群专家在村里考察,要建设风电场。”这是我第一次接触“风电”,同时也为我的“风电之缘”埋下伏笔。
2008年,福能新能源公司在莆田秀屿区成立,那年我刚考上大学,正在鞋厂打工赚学杂费。我妈叫我回家,说石井风电场征地把我们家的一块农田也规划进去了,叫我一起去看看。当时负责我们村的前期征地员叫肖葆,他和镇里面干部到我们家里来讲政策,#24风机位于我家的农田上,希望我们家一起配合政府征地工作。虽然父母几代人对农田有很深的感情,但为了支持国家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家人们商量后都无条件签了字。
后来我入职福能新能源公司后,跟肖葆说我们十年前就见过面了,他还叫出我爸的名字,他说:“平海村民识大体顾大局,舍小家为大家。征地无小事,通过前期的宣传发动以及征地工作组耐心细致的讲解,消除群众的疑虑,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所以,当时石井风电场征地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
那年夏天“福建能源”的风机在美丽的平海湾畔迎风转动,澎湃着强劲的能量,创造着绿色的未来,同时也记录着我与福能新能源公司初识的故事。
2012年从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了永安建福水泥厂,在市场部一干就是5年,本以为自己这辈子就围着水泥转了,没想到2017年福能集团公众号发布的一条招聘启事《招贤令!福能新能源公司需要你!》改变了我的命运。我看到招聘信息,第二天就填写了报名登记表并发到邮箱,经历了紧张的笔试、面试后,我很荣幸成为福能新能源公司综合部的一名文秘。
来到新岗位,比我想象得要难。虽然有着5年工作的经验,但在“风电”领域,还是新人,身处“重要岗位”,内心无比忐忑。在一次和公司领导到后勤保障基地建设工地调研时,领导说:“小蔡,听说你是学设计的,我们后勤保障基地中庭花园入口刚好有块浮雕墙需要设计,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接到这个任务,我的内心是无比激动的,同时也很焦虑,怕设计不好。为了更好地完成领导交代任务,我翻阅了大量公司建设期的资料,去到施工现场,看到铁皮房打地铺的人横七竖八睡满了地面,设备调试人员像撒豆子般分散在不同风机里“各自为战”。我想这不就是我想要的“设计灵感”吗?于是前后设计了十几稿才最终定稿。浮雕墙内容以叙事手法表现,从风电场的勘测、建设、投产,既表达了公司的过去、今天和未来,同时也展示了“开发清洁能源,奉献美丽蓝天”的企业使命。
回望这过去的15年,公司已投产运营的总装机容量91.1万千瓦,每年可实现上网电量约25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235万吨,公司陆上风电装机规模和运营水平位居福建省前列,公司资产总额从0增长到80亿元,公司年营业收入从2009年的5000万元增长到2022年超过13亿元,15年间累计向地方政府纳税超过14亿元……每每回味这些几何倍增的数字,我总是叹服于集团公司做风电先行者的远见卓识,总是强烈感受到“敢为人先,勇立潮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总是想起前辈们坚定、期盼和温暖的目光。
眼下,公司大集控、大维检的集约化生产运维管理模式日趋成熟,莆田、漳州两个集控中心管控着公司安全稳定运行和数据支撑,这也是公司大力创新管理,打造高效的管理模式的体现。
展望未来,我将把刚进公司时的理想和承诺牢记在心,把使命感贯穿在每一天的工作当中,将责任心牢牢扎在风电场这片热土上,让自己的成长与公司的发展路风雨同行,在时代洪流中书写精彩人生,共谱崭新篇章。(蔡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