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小个体,正是他们的默默坚守、辛勤劳动,才筑成了共和国坚实的钢筋铁骨,树起了一座共和国发展的历史丰碑。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为了展现“奋斗者”们的奋斗姿态和拼搏精神,本报推出互动栏目《做“幸福奋斗者”》,欢迎大家积极分享自己的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奋斗故事。
从校园到企业,从学生变职场人,你是否和我一样,从“蘑菇期”走来,从生疏到熟练,从手足无措到得心应手?工作12年,我总结成16个字:逆境不馁,顺境不惰,以心制境,万事可成。
面对“不确定”,持续提升“稳定性”。工作中会出现很多不确定,年轻人喜欢将此称为“内耗”,要知道所有的不安情绪都来自你自身的价值观,岗位有挫败感或有瓶颈期时就试试向内探索,增强自我的“稳定性”,这也是才能掌控的表现。
面对“新挑战”,不断积蓄“新动能”。工作要有思路,先急后缓,先重后轻,没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只有持续加力,“严”字要求,“实”字托底,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成千里,不断提升能力、锻造作风,才能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学习和努力都没有完成时,让我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中以奋斗的姿态做幸福的追梦人!(煤电公司 赖贵琼)
2021年我大学毕业到华厦设计院参加工作,成为党群工作部的一名职员。初入职场的我,虽带着“初生牛犊”的冲劲,但工作实践经验却不多。对于岗位工作,更多的是字面上的理解,一头雾水。许多的疑问在我的脑海中旋转,党务工作要怎么做?党建品牌要怎么创?但比起疑问,更多的是忐忑。
可喜的是,部门同事的关心帮助,让我很快地融入了大家庭中。刚入职时,同事们常常将自己的各种时政、党建、宣传等学习工作资料分享给我,我大量翻阅细读,有不明白的地方就找同事咨询,互学互助。
通过不断调整适应,一窍不通的“小白”,也慢慢找到了自己的工作方法。一步一个脚印地写材料,做好党委与支部与党员之间的桥梁工作,不断总结、学习经验,初入职场时的疑问一个个解开,忐忑的心也被逐渐抚平,党务工作之路越走越扎实。做好当下之事,便感觉幸福。我想,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真谛吧!(华厦设计院 苏巧怡)
煤矿技术员,是一份责任重大、风险较高的职业,也是许多人不敢从事的职业。但对于我来说,能够成为能化集团煤矿的技术员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在工作中切实感受到了挑战和压力,同时也感受到了企业大家庭的关怀和温暖。
回顾这些年来的工作经历,我深刻地认识到,技术、安全、责任是我的三个底线。每天向前看,每天精益求精,每天在工作中提高自我修养,就是对这份职业的最好回馈。
作为一名煤矿技术员,我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我知道,这份工作离不开团队,离不开同事之间的合作和默契。我和同事们共同奋斗、互相帮助,不断学习和提高,共同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这份职业需要更多的人才,需要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与团队一起做出更多的贡献。
我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行业也必将向更加安全、智能、高效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也会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技能,继续做这个时代的幸福奋斗者。(永安煤业 苏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