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葛建春正进行燃机孔探检查 葛建春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晋江气电公司招聘的首批大学生中的一员。从21岁到39岁,他扎根生产一线,奉献出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也从一名生产准备人员成长为公司设备部经理,完成了从基层技术人员到中层管理人员的角色转变。如今,他不仅是公司骨干力量,也被评为“福建省青年岗位能手”、集团“优秀专业技术带头人”“企业高级人才”“先进生产(工作)者”……向梦而行锻造匠心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葛建春潜心钻研燃气轮机技术,以匠人之心深入挖掘外部燃机技术信息、技术改造文件、缺陷处理案例等方面的资料,善于结合公司机组实际状况提出自己的见解,落实到工作后创造出巨大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
2012年2月,葛建春通过细微的目视和着色检查,发现公司4号机组压气机一片R0叶片根部裂纹,后经过金属无损检测确认故障,为公司避免了可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重大事故,荣获公司首个“安全特别贡献奖”。2014年1月,葛建春带领团队评估出公司1号燃机透平二级动叶叶冠缺失的潜在危害,并坚持揭缸抢修处理,却与设备原厂技术人员产生了分歧。他凭借自身精湛业务水平,通过运行参数、设备结构等专业技术证据,有力说服了原厂技术团队,证明了他的判断无误,令原厂技术人员竖起大拇指点赞,并保质保量完成全球第八例类似事故的抢修工作。“能够锻造出一颗匠心一直是我的理想。匠心最重要的是经验,而经验是靠着一点点摸索、积累出来的,要做到专注、坚定,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对于“匠心”,葛建春这样解释。
向新而行磨炼恒心
2016年以来,葛建春积极学习领悟方法、虚心求教提升认知,顺利完成从技术岗位到管理岗位的角色转变。“高标准、精细化、敢创新”,他一直这样要求自己,并将这个理念应用到部门工作管理中。
葛建春充分吸取多年检修正负经验,同时结合国内外优秀项目案例,创新思维,以“N+级检修项目跟踪清单及项目标准化”为载体,组织修订标准化项目3004项,对所有检修项目统筹关联,全面提高检修项目规范性和检修项目管理水平。
葛建春深挖管理潜能,创新对标体系,设置部门7个管理核心指标,分解目标逐级落实,2022年公司机组非计划停运、消缺率等两项指标创历史最优,部分超同行标杆水平。
向光而行永葆初心
“我在大学时期入的党,当时的理解是党员代表着争先争优,可以更好地服务班集体。工作之后,争先争优的初心不改,服务班集体转变成更好地服务本职工作。提起入党初心,葛建春这样说,也这样做。
2020年11月,他成为了公司两大部门之一——设备部经理。作为部门“掌舵人”,他将服务意识化为行动。针对部门人员、专业类、外委队伍多的特点,深入落实融合管理机制,按照统一安全、项目、监督查、考核评价的“四统一”要求,全面推进承包商管理融合管理,优化座谈机制,用心打造合作共赢大团队。
在部门技术人员培养中,葛建春仍然以“服务”为核心关键词,以“提升技能,助力成长”为出发点,创新推行产学共进、交叉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分层次、实用化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顺学而导,2022年开展现场实操及考试达25场次,参与人数100人次。
所有的游刃有余,都是千锤百炼。18年来,葛建春始终保持勇立潮头、奋勇拼搏的朝气,脚踏实地、坚定如一,不断突破自己,以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电力工作者的担当。(刘庚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