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以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为原型,讲述了一个天才为了追求艺术和理想,放弃了令人艳羡的职业、地位和家庭,跑到一个无人小岛独自画画的故事。记得当初我被一句“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所吸引,抱着想要看看到底什么是月亮,什么是六便士的好奇心理,第一次翻开了毛姆的书。
看完书以后,我对这句话也有所了解,对于主人公斯特里克兰来说,幸福稳定的生活是六便士,追求自己心中向往的画画是月亮,然而我认为最好的解释是“月亮象征着梦想,而六便士象征着现实。
还记得看完这本书时,我始终意难平。斯特里克兰放弃平稳生活,执拗地追求画画置妻儿不顾,甚至在对待帮助自己的恩人时,也是相当冷酷无情,这样极端地去追求所谓的梦想,真的是让人佩服、又令人发指。
现在想想,所谓的“六便士”与“月亮”,好像是给当代的人带来了不少的情感纠结。我曾看到过有网友发帖,帖名为《抱歉,我这辈子可能永远是个普通人了》,这令我不禁思考:非要二者选其一的生活才值得被歌颂吗?“月亮”难道不可以就是“六便士”吗?
对于当代人来说,想做一个就是很平凡的普通人,难道就会失去什么吗?我想应该不是的。
做一个普通人,与世无争,平平淡淡,一亩三分地,日子过得风平浪静难道这就不是一件值得快乐的事情吗?
当你在双十一,熬夜等待终于以最低价抢到自己心仪的东西的那一刻;当你拖着被工作掏空的身子,疲惫地回到家中看到孩子红苹果般笑脸的一刻;当你在寒冷的冬天里可以毫无顾忌地大口大口吃着热腾腾火锅的那一刻;当你在过年的餐桌上被大笑着的长辈强灌了口好酒的那一刻。
这,难道不足以让你感受到人间烟火,最愈人心吗?这,难道不足以让你放弃那该死的梦想,回家陪陪家人吗?平凡普通的生活,不见得会给你到这凡尘烟火走一遭带去多大的损失。
人活于世,到底是为了什么?有太多人的选择被别人的看法牵绊住了,以至于忘记了初心和本我。不必太在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极致追求,享受“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的豁达,似乎也是不错的生活吧!(卓政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