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看完电影《满江红》之后,一直在默诵《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词,细细品味,仿佛也想感受孙均、张大他们那种热忱的爱国情怀。虽然早些时候也曾背过,但在影片叙事结构的加持下,又赋予了这首词全新的意义,这种力量让人置身其中,暂时忘记前面的情节,只记得结尾日出东升,全军复诵的震撼场面。
这里不得不佩服张艺谋的深思熟虑以及拍摄电影的大师手法,全篇初期为黑白色调,从封建集权的背景入手加入普通的刺杀剧情,小人物廉价的生死在权力和专制下不值一提,甚至他们自己都已经看清现实,靠着权谋诡计只是为了多争取点时间。电影的开始,很好地展现了底层人物的悲惨命运,快刀斩乱麻的杀人方式,简单直接的剧情一笔带过,镜头垂直向下的跟拍方式,快速穿梭在狭窄阴暗长廊里的众人,都让戏外的我们变得饶有兴趣。每当主角们在大院中穿梭而行,途经过道时就会响起明快高亢的豫剧选段,一开始我误认为是华阴老腔,后来了解原是豫剧。不得不佩服老谋子的高明,无形中增加了叙事的悬念。尤其是演员们精彩的表演,沈腾、岳云鹏那开口笑的表演从未让人失望,诙谐幽默的表演方式自带喜剧效果,加上特意为他们打造的剧情和台词,人物间各自的精打细算,几个场景都充满了魔性让人忍俊不禁。
张大和瑶琴的私会把影片推向高潮,原是小人物蓄谋已久的宏伟目的,跌宕起伏的节奏也随之变得深沉凶狠,层层推进的过程中,毫不吝啬快速揭开一个悬疑时,又抛出另一个更大的悬疑。小人物的形象逐渐高大伟岸,无论是背负汉奸走狗骂名的孙均,还是商女不知亡国恨的瑶琴,当精忠报国以特写镜头出现,配上庄重激昂的音乐时,影片自此也完成了升华,犹如春风化雨,很好地强化并巩固了爱国主义思想在观众头脑和情感中的地位。片中的蒙太奇手法,让戏外的我们总是捉摸不透,直到最后三分钟,替身的出现还会让大家唏嘘不已,满江红的绝唱不禁让大家冒出一句“原来如此”的意味深长。只不过,悬疑终究会消散,搞笑也只是过客,“靖康耻,犹未雪”的伤痛和激昂壮烈的赤胆忠心才是电影想要表达的最终主题。
影片的最后,一个时辰的对应时间即是观影的大致时间,从初期的凌晨黑白灰暗到破晓的日出重见色彩光明。高对比的亮度转换,配上全军慷慨激昂的吟诗复诵,在那种心境下,让人久久无法自拔……小人物的热血,也在最后时刻展现他鲜明的光辉。瑶琴不完美,却用她最后消散的生命吟唱动容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张大不完美,却也愿意为家国情怀流尽最后一滴拼搏的血泪;孙均也不完美,却也在最后幡然醒悟,在民族蒙难之际与三军高喊,振聋发聩,使满江红流芳百世。影片结束后,我静静地听着韩红老师亲自作词作曲的主题曲《望》,动容美丽,余音绕梁。仔细想想,那些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的普通人,无数个张大、孙均、瑶琴,他们没有指点江山的气魄和率领千军万马的能力,却拥有在民族蒙难之际最可贵的品质:精忠报国。这四个字,刻在了张大的背上,也刻在了这些人的心中。(高伟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