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是中国人民空军成立纪念日。身为一名武平籍退伍野战军人,这一天,让我想起首任中国人民空军司令员刘亚楼。
在福建省武平县将军广场树立着一座高大的铜像:他身着上将军服,骑在嘶鸣的高头大马上,抬头挺胸,一手握着缰绳,一手拿望远镜,眼神沉着而自信……他就是开国上将刘亚楼。
走进武平县文博苑,从刘亚楼将军的简历中得知,在参加红军前,刘亚楼初中尚未读完,却在1940年进入了世界知名军事学府——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文化水平有限,对俄语更是一窍不通,很难想象,在如此条件下,要完成赴苏联留学的学业,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在革命生涯中,刘亚楼从一名普通红军战士做起,从士兵到司令员,他经历了无数战争,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在空军司令的岗位上,刘亚楼带领着他培养的空军,艰苦创业,从无到有,不到几年时间,就打造出能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奋力迎击美国空军的空中力量。
一代英豪虽与世长辞,但他的精神却依旧闪烁光芒,照亮后来人。
家国天下,家是我们生命的摇篮,亦是我们精神的寄托。刘亚楼的故居地处偏远的小山村,我时常会来此走走看看。小小的四合院规规整整,简单朴实,白墙黑瓦,青山环绕。在厅堂“世间善事忠与孝,天下良谋读与耕”楹联中,在留存的书信的字里行间,让我感受到忠孝仁义、耕读传家的浓浓家风。
我想,前辈革命的火种应该正基于此吧。好家风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带来源源不竭的能量,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无形的力量,让我们的前辈锲而不舍追求真理,敢于为理想信念赴汤蹈火。
小小的山村游人不绝,大家慕名而来,到此参观旅游、培训研学、进行红色教育,从革命先辈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我想,伟人之所以是伟人,不是生而伟大,而是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斗争意志,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的。在那个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年代,历尽艰辛却矢志不移,为革命胜利,为国家事业无怨无悔尽其一生。
如今,中俄巡航、绕岛巡航、抗疫救灾、接迎忠烈……奔向空天一体、全域作战的人民空军,有自信、有能力,时刻捍卫祖国空天安全,如您所愿!是刘亚楼,以及无数像刘亚楼一样的革命先辈,浇筑了今日之辉煌。
沧海可成桑田,祖国不会忘记。泰山不可若厉,人民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空军成立73周年纪念日,我们永远怀念刘亚楼,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