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8版
发布日期:
又到粽叶飘香时
文章字数:856
  我的外婆住在江南的一个美丽小村子里,那也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我对故乡的概念就是外婆家。
  在我印象中,端午节一直是个充满温情的节日,外婆的小脚粽、舅娘的红鸭蛋、门框边插着的艾草……总是与味道、颜色和浓浓的亲情紧密相连,令人难以忘怀。
  外婆包得一手好粽子。端午前夕,她就开始为家中那场“粽子盛宴”忙活起来。因为一年就吃一次粽子,所用的食材都要经过精挑细选。粽叶要一张张去掉叶片的苦根并剪掉叶尖,然后将其洗净放在大锅中煮好;糯米要提前放在盆里泡上一天一夜,这样才能浸出温润的米香。一切准备就绪后,外婆就和左邻右舍围坐在一起包粽子了。
  “小脚粽”的包法比一般的粽子更复杂,然而,外婆那双巧手却将这门“功夫”练习得炉火纯青。她手脚麻利地将粽叶卷成密封的漏斗状,填入少量的糯米,放上馅,可以是咸的火腿或甜的蜜枣,再用糯米戳实,将粽叶盖住粽口,那长长的粽叶在她手里翻飞转动,把糯米紧紧裹在里面。最后,外婆用手压住粽子,娴熟地咬着细绳快速缠绕、打结、剪断,一个棱角分明的“三寸金莲”粽子就诞生了。粽子下锅先用大火煮沸,然后文火慢慢煨,不一会儿,粽香便溢满整屋,成为我舌尖的期待。
  等待粽子出锅的那段时间,总让我感觉时间过得异常缓慢。这时,大舅便会招唤我一起去把艾草、菖蒲插到门框上,说是可以驱邪招福。长大后,当我在《荆楚岁时记》里读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攘毒气”一句时,眼前马上会浮现出儿时外婆家通过挂艾草为家人祈福攘灾的情景。
  当翘首以盼的粽子终于出锅时,我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迅速剥开一个顾不上烫嘴就往口中送。入口那一刻,我感到软糯香甜粽子带着外婆手心的温度,直接从舌尖温暖到我心底,为我儿时的端午带来无限欢喜。
  此外,挂红鸭蛋也是端午节时让孩子们最高兴的活动之一。吃完粽子后,舅娘便给我戴上她用五彩线钩的网袋,里面装个染红的鸭蛋,预示着一年的平安吉祥。
  风到这里就是粘,粘住过客的思念。雨到了这里缠成线,缠着我们的留恋。又到粽叶飘香时,在烟雨中追忆江南的端午,总是让我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蔡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