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
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应有专业精神
文章字数:943
  今年是国家颁布实施《职业病防治法》20周年,国家卫健委等部门高度重视,要求进一步推动落实劳动者、用人单位和政府有关部门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
  作为建筑施工从业人员,如何结合行业实际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笔者认为需要有所从事工作方面的专业精神。专业精神可以理解为专业加精神的有机统一,专业——要求在某领域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精神——要求具备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从业态度。
  第一,专业是以专业的技能为基础。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粉尘、噪音、电焊辐射等一系列危害因素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安全,我们首先应当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确定风险类别,对设备设施的工艺原理、操作流程有着全面深入的了解,才能在管理上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劳动者“人”、建筑设备“机”、劳动对象和环境的真正安全。
  目前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国家法律规定的职业病种类就有10类132项,要做好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和消除,包括在防治职业病工作中特别是施工场所的职业危害监测技术和职业卫生的日常管理,都需对职业病危害的常见种类进行分析,以专业的角度发现诱因和成因,才能对症下药。
  第二,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的积极态度。所谓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的心态是否端正,往往决定了一个人能发挥出多大的专业水平。什么样的态度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从而决定不同的结果。在职业健康管理工作中,我们应该要端正工作态度、摆正位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不应该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对立面,而是应该以“一切为了劳动者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同去剖析问题,采取可靠的健康防护措施后再进行作业。
  第三,专业精神是对工作的责任担当。提到职业健康有些人认为就是监督管理部门一家的事,这是对大安全、综合监管的理解不够深入、到位。安全健康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目标,更与全体从业人员包括劳务班组、农民工息息相关。新冠病毒的防控就是最好的说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维护健康的捍卫者和受益者,正是所有社会公众,尤其是无数志愿者等无名英雄挺身而出,敢于担当,才能战胜疫情,换来大家的安康。因此,只有全员参与,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职业病防治的浓厚氛围,强化健康发展理念,提高职业健康素养,才能把《职业病防治法》落到实处。(林华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