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
团结协作众志成城
——安砂建福1#窑熟料拉链机地坑抢险记
文章字数:967
  4月6日,大修二十余天的安砂建福1#窑终于等来了运营部的开机指令。9∶50点火,升温顺利,投料顺利……天不遂人愿,4月7日16∶50,预热器三级A列翻板阀上部发现堵料,清堵时造成冲料停窑。
  险情就是命令,该公司上下争分夺秒,一系列安全措施立刻落实,清灰排障工作连夜展开。4月8日早会,管理层发出召集令:“全体中层、当班党员、管理人员13∶00穿戴好劳护用品,集中到1#篦冷机清灰”。12∶50,全副武装的人群从四面八方,如酝酿已久蓄势待发的海潮一般,涌到了熟料拉链机地坑入口。
  从地坑口向下望去,往日干净整洁的地坑,此时灰浆混杂,满目狼藉。确认安全后,大家迅速而有序地鱼贯而入,两道长长的人墙分列拉链机两侧,清灰行动立刻快节奏展开。
  地坑狭窄、阶梯陡峭、灰浆湿滑……灰浆漫延的狭窄空间内,数十个灰桶一字排开,铁锹挥舞,灰浆次第填满灰桶,随后,灰桶如流水线上的零件一般,源源不断地沿着人墙向上传递,越过地坑阶梯,穿过地坑小门,翻倒入大灰斗中。巾帼不让须眉,平日里看似文静瘦弱的机关女同志,在抢修中个个奋勇争先,令男同胞刮目相看。办公室的女同志比较瘦弱,排在前面的男同胞有意提高灰桶,便于她顺势转手到下一位;那边,财务部的小妹妹被沉重的灰桶带得重心不稳,后面的男同志默默踏前一步,缩小她的传递距离;灰桶和空桶常常到化验室的小姑娘手上交汇,怕她手忙脚乱,前后的男同胞总是让灰桶在自己手上多停留片刻,待她腾出手来再顺利传递;伴随着满载的灰桶传递而来的还有一句句暖心的提醒“这一桶很重,注意!”“这一桶很烫,小心!”……
  随着配合的默契程度不断上升,整个清灰工作高效且富有韵律,两列人墙你追我赶,开展起了劳动竞赛。当送饮用水的人在地坑口高声招呼大家喝水休息时,全体人员都决定:再提10桶,然而计数的人数着“1、2、3、4、5”,数着数着变成了“3”,再数着数着又变成了“1”,以至于10桶硬生生变成了30桶……经过近8小时的奋战,那原本布满的似乎望不到边际的灰浆,被艰难但坚决地一寸寸迅速消灭。
  这是一次毫无技术含量的简单清灰作业,它就是一锹一锹、一桶一桶、一人一人的蚂蚁搬家,但它抢的是时间,拼的是关爱、团结协作、众志成城、永不言败、绝不放弃的精神风貌。正是凭借这种精神,引领和支撑安砂建福克服了以往重重困难,创造了许多曾经的辉煌。(李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