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我以为这本书是一本很枯燥无味的散文集,在闲暇时偶尔翻阅一下,却在梭罗温润的笔触间感悟到了不同的生活奥义,在自然里找到最纯粹美好的乐趣。
1845年春天,梭罗借来一柄斧头,独自一人走进瓦尔登湖畔的森林深处,完全依靠着自给自足以最原始的状态生活了26个月。他搭起小木屋,开垦种田,看书写作,过着非常简朴、原始的生活,并将这里的故事一一记录下来。在这里,他找到了属于他自己心灵的自由与闲适,思考着生命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他从未停歇,不断努力阅读与写作,最终完成了《瓦尔登湖》。书中梭罗的叙述像诗一般温情柔美,却又朴实自然,时刻能感受到作者对湖光山色的细致描写,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敬意与爱恋。
远离城市的喧嚣是回归真实状态的最好方式。在琐碎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中,似乎没有什么好回味的,我们总是在赶时间,过去和现在,仿佛生命的意义就是不断地竭尽全力地追赶。黎明时,睁开双眼,奔向何方?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渐渐平静,慢慢地意识到梭罗想表达的也许是人应该学会自我净化。凡是人都拥有欲望,但毕竟那只是本能。所谓“纯粹”,应是人向往的精神境界。时常思考自我应是什么样子的?而现状又是如何?不用红脸赤脖地与别人争辩是非对错,只是自己需要有勇气在心里搬砖搭台磨石镶嵌制作出一面镜子来。这样在疑惑没有被生活的惯性放过之前,勇敢地站到镜子面前,反省内心,追问初心,从而找到最真实的自己。在再一次步入忙碌的现实之前,拥有一份清醒的自我认识,积累一些面对生活的勇气。
我们或许不能够像梭罗一样将生命的诗意与浪漫发挥到极致,却可以在行色匆匆中始终秉持这样的信念: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然后执着且心无旁骛地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愿每个人都能守住心中的瓦尔登湖,热忱地生活,破晓的,不止是黎明,也可以是你。(李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