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8版
发布日期:
握好方向盘握好方向盘走正人生路走正人生路
文章字数:1,081
  父亲离开我们已有半个月之余,这些日子里,母亲经常看着墙上父亲的遗像,跟我絮叨父亲的往事。父亲在世时,她说这些我总是一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出。现在用心聆听父亲过往的一桩桩、一件件小事,回忆起曾经的点点滴滴,父亲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勤劳正直的工作态度如烙印般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
  我的父亲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18岁之前,生活在湖南省望城县的一个农场里。1952年,父亲响应国家号召入伍参军。农民家庭的出身加上数年的军人磨练,铸就了父亲勤劳朴实、正直善良的优良品格。父亲随部队辗转到了福建,1964年转业到永安水泥厂,先后担任教练车教练员、油罐车司机和救护车驾驶员。
  父亲的工作岗位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非重要岗位”,无任何“油水”可言。但是,在他担任教练车教练员期间,他的几届徒弟为学好本领,有的送毛毯、有的送烟酒,还有一次一期学徒12人,一起合资给父亲送了一大捆钱。在六、七十年代,商品计划供应,毛毯属于高档品,父亲面对金钱和高档礼品的诱惑毫不动摇,反而声色俱厉地训斥他的学徒们,做人要堂堂正正,不要搞旁门左道,要把心思用在钻研开车、修车的技术与本领上。他说,只要肯用心学,他一定会倾囊相授。父亲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他凭借自学、刻苦钻研成为教练员中既教授实践课又教授理论文化课的“双料教练员”,他以自身的勤学苦练,为学徒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2019年7月,父亲再次患病住院,他一学徒朱旭天闻知,特意从永安驱车前来顺昌看望生病的父亲。在病房,师徒两人聊起了当年的往事。师傅,您好人会有好报的,身体一定会好起来。”“当年,别的教练车一路练车时都捎带过路客赚外快,只有您坚持不赚这钱,但遇上老、弱、幼的招手客,您又分文不取地顺路捎上他们。我们徒弟送的东西,您也全部退还,坚决不要。朱旭天紧紧握着父亲的手,哽咽着说,师傅,您说的‘人生的路就好比开车一样,只有把好方向走正道,才能平平安安’这句话,我至今牢记于心。您一生清正廉洁,善良忠厚,不仅教会我们技术本领,还教会我们做人做事。”“师傅我没什么本事,开了一辈子车,但对得起单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就够了。感谢你能来看为师,不知下次能否再相见。父亲双目含着泪水,回忆往昔,感慨万分。见此情景,在一旁的我忍不住悲伤,偷偷跑出病房,默默抹泪。
  感谢父亲用一生无私的爱与高尚正直的品格照亮我的人生之路,父亲的一言一行是留给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继续秉承父亲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的精神,做一名不忘初心、用心做事、无愧于心的合格党务工作者。
  纸短情长,记录一二,谨以此文缅怀我最敬爱的父亲。(雷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