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8版
发布日期:
刀尖上行走的无名英雄
——《绝密使命》观后感
文章字数:845
  交通员邹叔宝一路辗转总算坐上了汕头开往香港的轮船,却因高烧而被误认为是鼠疫差点被丢进茫茫大海中……混乱过后,当船医确诊他仅是因为手臂伤口导致的发烧,并愿意为他拆开手臂上的石膏免费治疗时,邹叔宝却强撑着虚弱疲惫的身体,不顾石膏中流出的黑色脓血,也不顾船医“你不要命了”的警告,坚定地拒绝了船医的好意。深夜里,他紧紧护着左臂的石膏,没有人知道这石膏中夹着的是比他生命还重要的东西——苏区党委转给党中央的160块大洋。
  画面转至邹叔宝终于来到了香港站,这个穿着长褂、戴着眼镜的文弱书生,顶着满面的尘土,紧咬着牙关用锤子砸开手臂上的石膏,在场所有人的呼吸都为之一窒,一块块血染的银元“咣啷啷”地落在桌上,那一瞬间仿佛也落在了我的心上。更让人震撼的是,为了能够携带更多,就连那直接接触伤口的绷带里也层层叠叠地裹满了银元,因长时间的包扎,银元早已与皮肤血肉紧紧粘在一起,看到这里,我的泪水再也不能忍住,随着邹叔宝用尽全力将手臂上银元一个个掰下的动作而涕泪滂沱。
  邹叔宝这段艰难的香港行正是那个朝不保夕的年代中红色交通员们的真实写照。他们是平凡的,他们是农民、车夫、小商贩,是毫不起眼的小人物;但他们又是不平凡的,他们怀揣着崇高的信仰奔走于危机四伏的夜色中,山高不阻其志,涧深不断其行,流年不毁其意,风霜不掩其情,他们甚至都没能留下姓名,没能留下故事。就像闽西大站站长李叔岩所说的那样:我们的交通员不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却都是在刀尖上行走的无名英雄。
  一百年岁月峥嵘,九万里风鹏正举。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正因为拥有一代代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共产党人,我们才得以走过那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的黑暗岁月,迎来了崭新曙光。今天的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但无论沧海桑田、白云苍狗,先辈们那为完成任务忠职守、勇担当、甘奉献的精神都始终影响着我们,也让我明白了,即使身处平凡的工作岗位,只要我们忠于党,忠于祖国,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也同样能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凡。(许韶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