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7版
发布日期:
最“脏”的人 最“靓”的仔
——记“与灰共舞”的福能贵电锅炉人
文章字数:1,031

  “锅炉是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热力设备及三大主机之一,其作用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并利用热能加热炉内的水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过热蒸汽,供汽轮机使用。”我对锅炉的认识还停留在学生时期书本上简单的定义,因工作性质的关系,虽身在设备管理部,但我的主战场仅限于办公楼。每天看着办公楼里来来往往的人群,有那么几个总是格外的引人注意,因为他们的工作服每天都有不同的“图案”,而创作这些“图案”的“笔”,是灰。
  正值福能贵电公司#1机组B修,近日,我有幸跟着锅炉专工刘伦文进入现场,了解他们的工作环境,体验他们工作的艰辛。
  想要进入捞渣机,得先爬上一个灰堆。刘工说:“这些灰都是从捞渣机里清出来的。”话音刚落,刘工已经钻了进去。望着脚下堆成山的灰,我想除了他们,没有谁会义无反顾地进到“产灰箱”里。钻入孔门,已成为锅炉专工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不管是跪着进、躬着进,还是头先进、腿先进,总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将身体扭曲到极致。然而,这仅仅是进入炉内的第一关。我趴在地上,零距离跟灰进行了亲切的“问候”,匍匐着爬进捞渣机里。
  乘上电梯,跟着刘工来到10楼。踩着镂空的栅板,外侧是镂空的围栏,我“欣赏”着62米处的风景,也感受着落差62米的恐慌,小心翼翼地挪着碎步的我望着刘工大步流星地走向水冷壁。“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如果陶渊明进入的是锅炉水冷壁,我相信他也会这样形容。然而我没有看到世外桃源,更像是置身于牢笼。这偌大的空间内,即使等距离安置了3个照明灯,也照亮不了整个炉膛。30多名工作人员分布在炉内的各个角落,给高温高压过热器和高温高压再热器着色查裂缝、安装蛇形管道、加装防磨瓦……我看不清他们在哪儿,但飞溅的焊花知道。
  两名工作人员拖着高压水枪,冲刷着地面上电除尘里阴极线、阳极板落下的厚厚的浮灰。他们需要通力合作才能勉强握住水枪,在如此高压出水的情况下,地上的泥却只激起浅浅的泥浆。“与灰共舞”已是每个锅炉人的常态,衣服上的灰、还有钢结构冲刷滴在衣服上的斑驳锈迹是他们特有的勋章,我们甚至不需要看清他们的脸,就能从千百人中知道他是锅炉人。
  检修期间,披着晨露、伴着月光上下班已是锅炉专业的常态。验收阀门的间隙,刘工和其他检修工人席地而坐聊起了天,这是他们难得的休息时光。炉内有什么?炉内有无尽的灰,有令人窒息的暗,更有义无反顾的人,他们是千千万万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坚守如初的锅炉人。(杨焯茗摄影报道)图为工作人员正在连接高压水枪的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