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
党建引领的煤企“掘金”路
——福能集团财务公司砥砺奋进之路
文章字数:1,783
  东海之滨,福能集团以“煤”起家。历经数代人耕耘,成为如今聚焦能源、材料、医疗健康和金融四大主业,建工房地产、非金属矿制品两个优势辅业,拥有全资及控股企业40多家的大型企业集团。
  “新经济”促生“新常态”。随着集团的发展壮大以及煤企的转型升级,固有资金管理方式面临挑战。如何进一步提高企业融资和资金使用效益?在积极探索打造金融产业链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道路上,福能人体现出了勇于开拓的魄力。
  1996年6月,福能集团成立了结算中心,迈出了资金集中管控的第一步。为了能更好地调节资金余缺和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2003年,福能集团开始着手筹建集团财务公司。2010年8月1日,福能集团财务公司获得中国银监会批文,取得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标志着福建省属国资系统第一家财务公司正式成立。光阴荏苒,距它成立已走过10年的光影。这段党建引领的“掘金”之路,充满着创业的艰辛与不易——攻坚克难,组建党员队伍勇为“拓荒者”
  拥有财务公司的企业集团,能将集团分散于成员企业的财务资金管理活动和管理资源集中起来,实行专业化、企业化、集约化运营。在降低管理运营成本的同时,还能能提高谈判议价能力和决策能力,降低集团融资成本。
  2011年元旦,福能集团财务公司筹建工作开始。根据银监会规定,筹建工作必须在6个月时间内完成。财务公司总经理(时任福建省龙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罗振文受命牵头负责财务公司的筹建工作。面对紧促的时间、全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领域、临时组建的筹建人员,罗振文和他的初创团队不断思考着如何自我突破、短期上轨。
  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面对无机构、无场所、缺人员、无头绪的“四无”状况,罗振文组建党员攻关小组,专啃最难啃的“硬骨头”。他确定了四条工作主线,并定下了三条“时间轴”:5月28日完成筹建各项工作、7月28日、8月28日之前择日开业。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2011年8月16日,福能财务公司正式开业,实现了福建省属国资系统财务公司从“0”到“1”的突破。栉风沐雨,发挥党建引领强大“推进器”
  创业艰难,守业更难。为在“百舸争流,不进则退”的金融大潮中闯出一片天地,近年来,财务公司坚持党的领导,促进党建资源和金融业务有机融合。
  2020年,在“党建+金融服务”的基础上,财务公司制定了“12355:党建+智慧金融”品牌工作。即:筑牢一个智慧软件党建平台;党建与经营两项工作齐头并进;持续开展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党员骨干培养成管理人员的“三向”培养模式;督促党员做到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的“五带头”;创建“支部班子好、党员管理好、组织生活好、制度落实好、作用发挥好”的“五好支部”。
  为了让党建引领从“纸上”落到“脚上”,财务公司常态化组织党员管理人员到成员单位调研,使资金集中成为成员单位自觉自愿的行动。(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
  “让钱进得来,还得流得出去”。在做好传统业务的基础上,财务公司逐步扩大产业链金融服务,先后开展了人行电票系统上线、保函、贴现、再贴现、同业市场拆借和有价证券投资等一系列金融市场的新业务。
  一肩服务产融结合,一肩勇担社会责任。2020年末,财务公司涉农贷款余额9.59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70亿元,绿色信贷余额7.23亿元,为服务“绿色小微”产业发展提供了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
  回归本源,打造集团产融结合“金引擎”
  在中央大力提倡“六保六稳”的背景下,财务公司持续深耕“资金池”,进一步让产融相促得到了发挥。
  一方面,因财务公司独有的结算与信息“智能”系统,让账户资金变动从集团到权属企业的管理人员都能精确“监控”;另一方面,财务公司能第一时间与央行及大型金融机构对接,最大程度获取政策支持。2021年伊始,财务公司成功申请办理了总金额1.45亿元的专项再贴现业务,票据来源均为省属抗疫重点企业,实现了抗击疫情和金融服务的“双赢”。
  仅2020年,福能财务公司累计为集团成员单位节约成本费用4882.46万元,释放票据保证金1900万元,结算金额3504.30亿元,笔数191784笔,信贷余额、日均贷款、存贷比等体现服务能力的核心指标“三创历史新高”。产融结合的“新基建”助力福能集团生产经营屡创新高,2020年持续保持“中国500强”企业榜单。
  (俞兰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