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
这“三个100%”来之不易
文章字数:1,517
  本报讯2020年12月16日,福建煤电公司提前15天完成退休人员社会化移交工作,并实现管理职能移交、退休档案移交、退休党员组织关系移交“三个100%”。
  福建煤电公司社会化移交共转接退休人员6055名,涉及25个省市自治区,其中福建省内涉及10个地级市(区),76个县级区市,492个街镇,1821个社区(村)。该公司是集团权属企业中涉及移交人员最多、难度最大,同时也是完成最早的一家单位。“三个100%”的背后是30多名退管工作者“白+黑”“5+2”的辛勤努力和“跋山涉水”的艰辛劳苦。
  “第一时间启动,这次退休人员社会化移交工作一开始我们就赢在了起跑线。”该公司工会常务副主席、退管办主任肖庆荣回顾整个移交过程,直言不容易。从2020年2月24日接到集团关于退休人员社会化移交工作的通知后,煤电公司第二天就出台了《福建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成立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组织机构、职责要求、实施步骤、考核办法等也在第一时间就“端”了出来。多渠道、多方式宣传发动的同时,2020年2月27日,第一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基本信息表》和《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移交地情况调查表》便已踏上“快递专列”,“飞”向各地。到2020年3月30日,该公司已实际通知6094人,录入终端信息5325人。
  “移交信息的通知和档案资料的录入是整个移交前期工作中最难的一部分,6000多名退休人员的调查摸底、通知和信息采集工作确实是一件‘大工程’。”该公司退管干事吴超帆坦言,加班加点是去年工作的常态。为了做好信息的采集录入,物业管理中心红炭山物业站副站长曾惠煌借助电脑特长,自行设计了一套信息录入程序,实现信息生成一人一表、信息汇总和自动查询社区等功能,简化了步骤、提高了效率。为了查找“失联”退休人员,吴超帆还通过百度定位、街景查找等“网络手段”,成功“找回”了134名“失联”退休人员。(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
  接下来的正式移交就是一个跨越“千山万水”的艰辛之旅。6000多名退休人员,需要点对点的转接就涉及1800多个社区(村)。
  “许多乡镇、自然村我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更别说去过。没办法,时间、任务摆在这,路在脚下,再难的坎也得跨过去。”退管干事张晓丽从2020年10月开始,基本都在外面跑。虽然难,但最后都走过来了。张晓丽说,这其中有着太多的感动,地方上的支持、许多退休职工的热心帮忙,让整个移交工作艰辛中透着甜蜜。
  福州市晋安区由于近年来城市建设拆迁,许多居住福州的福建煤电公司退休职工出现了地址变更、地址不详的情况,一度让张晓丽陷入“困境”。就在这时,居住在福州的福建煤电公司原虎坑山矿66岁退休职工张春钗,听说单位来人了,二话不说,带病骑着电动车挨家挨户地为退管人员做起了“向导”。
  家住福州连江的原牛栏山退休职工陈开心,虽已75岁高龄,仍忙前忙后,与当地多个乡镇部门人员协调沟通,帮助协调了18名退休人员的档案移交工作。
  还有莆田市城厢区的90后女档案接收员高一洋,不仅加班加点帮助煤电公司做好城厢区的70名退休人员社会化移交工作,还主动当起“志愿者”,帮助协调莆田市荔城区、仙游县等多个乡镇、社区(村),使整个莆田市的484名退休人员社会化移交工作在4天内高效完成。
  “做好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移交工作不仅对退休人员的集中管理有好处,对企业今后减轻负担、高质量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文阶高度重视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移交工作。特别是对于转接人员中的816名退休党员,陈文阶多次进行协调。当得知部分退休党员因党组织档案遗失导致转接困难时,陈文阶会同公司党委工作部人员,积极与地方各级党组织沟通对接,最终为192名党员档案缺失的退休党员补办了《党员登记表》,顺利完成了移交。(林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