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永安煤业公司半罗山煤矿和柯坑煤矿先后关井闭坑,这2对矿井的52名职工被分流到了池坪芦坑煤矿。由于该矿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这些被分流到该矿的职工过得怎么样?他们能否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呢?近日,笔者采访了他们中的几名职工。
“虽然我离开了工作11年的柯坑矿很舍不得,但来这里后,我觉得在这个‘新家’还是挺好的!”2020年12月22日,笔者采访从柯坑煤矿分流到池坪芦坑煤矿采掘队掘七组的职工江金生时,他告诉笔者。
柯坑煤矿下井到最近的工作面要走40多分钟,最远的要走一个多小时,而池坪芦坑煤矿下井在半个小时内会到达所工作面,江金生觉得该矿这方面是很不错的,他每天可以把节省走路的时间用在干活上。
在工作环境上,该矿的顶板层理较为发育,加上现在井下必须使用毫秒雷管爆破,很容易造成炮后倒棚,所以,迎头架棚支护前需要先使用锚杆进行支护。刚到该矿时江金生很不适应,但在上了10多天的班后,也适应了该矿的工作环境,他说:“干习惯了,也就适应了。”
在笔者采访从半罗山煤矿分流到机运队的电工周卫冬和从柯坑煤矿分流到生产股的技术员陈先时,他们的想法和江金生一样,对这个“新家”都感觉挺好的。
周卫冬是去年七月份被分流到该矿的。一到该矿,他就对该矿较好的空气质量连连点赞,他对笔者说:“池坪芦坑矿虽然偏了点,但空气非常好,我住在这里感觉很舒服。”
周卫冬还对该矿领导非常关心他们这些被分流过来的职工表示感谢。他告诉笔者,搬家那一天,该矿领导不但为他安排了车子,还特意安排了几名职工帮助他搬家,让他十分感动。
陈先的家在尤溪县坂面镇,在柯坑煤矿工作的时候,每次回家他都要花三个小时。由于该矿离他家比较近,去年八月份他被分流到该矿后,每次回家会节省40分钟的时间,他对这一点也很满意。(陈思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