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含春煤矿消毒人员正在对井下人车进行消毒。 (姚文华摄) 2020年的春天是一个“多事之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大家的生活和出行,也对天湖山能源公司节后复工的节奏产生影响,第一个难题就是工人无法正常返矿。工人没有到位,复工工作就只能“纸上谈兵”。该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陈开甜在复工第一天的短会上就给两对矿井下达“军令状”:“当前最重要的是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解决工人返矿的问题。”该公司大部分协议工都是外省人员,其中属贵州籍相对集中,且返矿的难度较其他省份更大。为确保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不误,含春煤矿采掘区和作业队长认真核对确认该省可返矿人员,矿领导积极主动与永春县工会、人社局取得联系和沟通,开具专门信函到贵州有关部门,协调客运公司安排大巴专车前往贵州。3月2日深夜12点10分,一辆历时3天、往返行驶了2800多公里的大型客车缓缓地停在含春煤矿大门口,第一批21位贵州籍煤矿工人顺利返矿。
为解决工人返矿难的问题,该公司两对矿井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为提高矿工人的到位率和稳定性,含春煤矿有针对性地出台了多项措施,凡是3月1日之前到矿的省外员工,且连续3个月正常下井作业的人员,每人一次性奖励500元。为加强疫情防控,对在原住址开具合法合规健康证明的,每张奖励100元。据该矿采掘区长郑国江介绍:“矿里的这些举措,对吸引工人及时返矿和稳定工人队伍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目前我矿工人已基本饱和稳定。”
该公司铅坑煤矿主持工作的副矿长赖建源说,在复工复产方面,他们既有“老做法”,又有“新内涵”。他们一方面责成各级管理人员和队长,加强春节期间的电话微信慰问,关心工人当地的疫情情况,嘱咐工人加强自我防范;另一方面,让工人知道,矿里已做好了充分的后勤服务保障准备,包括口罩、消毒水、住宿卫生等。该矿温馨的“感情牌”打得快、准、狠,收到良好效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实现达产。
为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复工复产的影响,缩短工人返矿后的留置观察时间,该公司还积极主动联系核酸检测机构,耗资14.49万元,分4批次到矿区对420名外省返矿工人进行核酸检测,并全部安全过关,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上岗作业,为该公司全年各项生产经营任务指标的完成撰写了一篇华丽的“序言”。(英阳桂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