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煤电公司组织女职工离岗创业观摩、经验分享活动,参加人员现场观摩三合村干货土特产经营部,并听取离岗创业女职工刘宝英分享她的创业历程。(郑凤梅摄)
图为煤电公司团委代表“娘家人”看望转岗分流到可门港物流公司的青年职工代表,并赠送了《态度决定一切》等书籍,希望他们在新单位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涂俊伟摄) 2019年拖着沉重的脚步即将走到尾声,在这一年里,福建煤电股份公司铜锣坪煤矿顺利关闭退出,分流安置员工300多人。也许对于有的人来说已习以为常,但对于被分流安置的每一个人来说,谁不是心情沉重,故土难离。但该公司能带着一种“你嫁出去也还是我女儿”的情感,让伤感的离别变得温暖而多情。
福建煤电公司矿井关停脚步走得十分艰难,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先后关闭10对矿井,共分流安置员工6117人次,为什么用“人次”,因为这其中有的人不止被分流一次。人员分流难度有多难?该公司人力部经理范祥华总结了人员分流的“六宗最”:全省力度最大、关闭矿井最多、人员分流最多、改革经历最痛、安置办法最多、职工队伍最稳。
如此艰难的矿井关闭和人员分流之路,为何能走得如此坚定而稳定?党群部主任吴志明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真谛:“我们从董事长到各级管理人员,大家都能真正设身处地站在被分流员工的角度考虑问题,甚至比他们自己想得更周到。
“陈文阶董事长为职工找工作”的故事,想必每一个福能人都早有耳闻,他时时刻刻把员工分流一事挂在心头,通过自己工作上的人脉和市政协委员的身份认识了不少龙岩的企业家,利用工作之余或开会之机,不厌其烦地向他们反复推荐自己的员工,并突出强调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敬业的精神,漳平天守、龙岩龙工机械、龙岩工发等企业均被其诚心打动,积极接纳了十余名待分流员工。
在一次不经意间,该公司人力部听说中石油龙岩某加油站需要招收加油员,得知这一消息,他们不是简单地发布消息了事,公司领导立即带队赶往该加油站,积极主动打听联系有关事宜,通过多次上门沟通,该加油站一次性招聘了该公司待分流员工11人。
该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就是这样,时刻挺着灵敏的鼻子,善于从周边企业的蛛丝马迹中嗅到“商机”,并主动出击打有准备之战。
也许你以为人员分流就是把人送出去,但在煤电人眼里,送出去只走完分流安置的一半路程。据该公司人力部副经理陈阿兵介绍:“人员分流就象嫁女儿一样,不仅仅是送出去,我们还经常对走出去的人当亲戚一样走访,上次我们就去可门物流公司看望6名分流员工,还为他们每人带了一套书籍作伴手礼,他们非常感动,表示一定会记得煤电公司的好。这对于即将分流的人员来说,也是一种无声的鼓励和宽慰。
该公司还多次将走出矿山的部分老员工盛情邀请回矿召开座谈会,谈谈他们走出去的切身体会和收获,为今后有可能走出去的年轻人现身说法,此举大大打消了年轻人的担心和疑虑。
多年来,该公司多名员工走出矿山,
更令人欣喜的是,一些员工离开矿山就业成功后,再从原单位招收一些分流人员。原培丰煤矿的保安队长郑文钦,不仅自己在紫金山房地产公司重新当上保安队长,还带走了4个老同事跟着自己一起干;原坑柄矿的资料管理员王某,离开矿山后干起了销售,自己当了老板,还招收了几名内退或买断工龄的老同事,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如果把煤电公司带着真诚做好每一位员工的分流安置工作比喻成精心种树,那么每一个走出矿山的煤电人又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回馈企业就是一种喜悦的摘果,心怀感恩、创造感动”,以真心回报企业的真情。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福能集团煤矿企业关闭退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只要像煤电公司一样,带着一颗温暖的心去面对每一位员工的分流安置,就一定能凝(卢桂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