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洁干净整洁、、绿色环保的安砂建福厂绿色环保的安砂建福厂。。李建徽李建徽摄摄 煤炭、水泥,这一些集团传统老企业,历经几十年市场洗礼,如今依然富有生机。笔者在9月参加“践行四力、书写时代”异地采访时,再次被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深情所深深折服。这应该就是其中之秘吧……
谈心,一个都不落
“矿井12对到目前3对,人都去哪儿了?煤炭去产能,这一政策实施,对于福能集团最大的老企业——煤电公司来说更直观。“三四年时间,产能从230万吨降至100万吨以下……”听着该公司人力部介绍,这力度真的够大。如此关井,最最关键的,人去哪儿了?“一个都不落”这五个字,解开了笔者心中的疑惑。原来,矿井一纳入关闭计划,该公司最先考虑的是人员出路问题。公司、矿井互通联动,与每位员工建立起情感联系通道。每关一对矿井,我们董事长对员工这一块最为上心,自己入户,每个矿井一般都要跑10多趟以上。据该公司办公室主任龙富平介绍,入户主要倾听需求、意愿及家里的困难等,听员工说心里话。矿井与公司层面家家户户进行谈心交心。据悉,陈文阶董事长还利用龙岩市政协委员的身份,与本地规模较大的企业联系,并上门推介,为员工找出路谋新路。我们董事长,真的是为我们操了很多心。”从矿井转到后勤的老戴深有感触,别看这几年分流数千人,个人利益肯定有影响,但大家都挺理解的,真的不容易啊。
服务,一户都不漏
红梅小区共有2300多户,长期以来都是企业自己管理。去年“三供一业”分离,阻力难以预料。“我们以为企业不要我们了,可我们是老员工啊,几十年了,舍不得啊。”退休员工一开始对政策并未全面理解,满怀抵触情绪。该公司领导班子、工会组织和后勤部门人员克服了种种困难,一户户做工作。我们以小型会议、入户走访、电话沟通、分片联络等方式,讲政策、讲措施、讲利益关系。有的住户,我们不同人反反复复聊了好几回,一户都没落下。据业主委员会老王介绍,真情服务获得了好的回报,如期完成了大规模的分离工作。现在好啊,下不堵、上不漏了,企业没有撇开我们。”退休职工老何由衷感慨道。据了解,有员工到城里后又搬了回来。不到半年,我从城里搬了回来。原煤机厂退休职工老郑聊起了家事。“虽然这里是旧了点、小了点,但总感觉这里好。公司每年都花钱帮我们,领导也经常来,问问有什么需求,又给我们讲讲公司的情况,真的很好。老王介绍,如今小区配套、道路等公共设施也投入资金整修,今年来还修整了1000多个停车位,解决了一大服务难题。“我每天和老同事打打牌、下下棋、喝喝酒,有感情啊,再也不搬了。老郑说出自己的心声。
绿色,一样都不差
地面整洁如洗,没有飘扬的粉尘,树木花草映入眼帘……一走进安砂建福水泥公司大门,与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年产近200万吨,在省内水泥行业,规模可谓不小,而绿色却成了主题。铝、铜废渣、火力电厂粉煤灰等废弃物,利用高温工艺变废为宝,每月能够消化2万~2.3万吨;在永安煤业公司年产30万吨的仙亭矿,印象中一座20多米“高高在上”的矸石场,已夷为平地,全部变成了别墅区,8幢共32套别墅成了老矿区一道异样的新风景;在煤电公司瓦窑坪矿污水处理厂及周边,是一片绿油油的水稻,长势正好,已经30多公分高了,土地复垦,绿色成了主角……如今,在福能集团,笔者采访看到的,不论是水泥行业、还是老煤矿,不论是在生产的、还是已闲置的矿区,让绿色唱主调,一样也不减。近年来,福能集团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尤其是老旧矿区,走上了恢复治理绿色之路。其他诸多传统行业,也步入绿色之列,环保理念和举措落地开花。其实,绿色发展,员工得益很多,和父辈们相比,工作环境好太多了。”据小张介绍,他入职建福厂,有一点就是感到厂区非常干净整洁。其实,绿色,正成为员工享受到的一份更高的福利。(文荣碧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