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8版
发布日期:
我也曾想过要做些什么
——影片《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文章字数:732
  夜班与中班之间的休息间隙,我抽空看了很久前就想看的《血战钢锯岭》,我希望我看完电影之后所收获到的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有所体现,而不是到了最后无奈地告诉自己:我也曾想过要做点什么。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平凡的士兵戴斯蒙德如何在充满偏见的军营里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疗兵,并在战争中拯救他人的故事。由于童年时期来自父亲的阴影,戴斯蒙德有着无比坚定的信仰,伴随着他的一生。也许他无法阻止战争,但是如炼狱般的战争也无法动摇他坚定的信仰。从他向耶稣立誓不伤人开始,信仰的种子便在心中生根发芽,成长为谁也未曾见过的参天大树。
  大约在初中那时候,信仰”这个词便悄然进入了我的词典。社会对九零后这个群体寄予厚望的同时,也时刻关注着这个群体的成长。含着科学的钥匙长大的我们,不愿意去相信漫天诸佛,也不愿意去相信任何的宗教,甚至有人戏言九零后的信仰是金钱。这当然是荒谬的,但是其背后的根源依旧值得我们深思。
  我也曾想过要做些什么,但我最终放弃了。因为科学,我知道为什么高原上再努力也烧不开一壶水。但是在戴斯蒙德的身上,我看到了信仰真正的力量,它不因环境而改变。能改变信仰的只有你自己,而能使你失败的也只有你自己。
  影片的最后有一段真正的戴斯蒙德所说的影像,他说他只是在每次拯救了一个人之后告诉自己,再救一个就好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拯救了七十五条人命,这句简单的自我激励却带来了奇迹。他们大多数人不能理解你的信仰,但他们都知道你的信仰有多坚定。我们应当学着去相信什么,去相信自己的努力,去相信人定胜天,去相信一切值得我们相信的。人生路漫漫,如果不相信点什么,路途会坎坷许多,也会孤独许多。
  伴着信仰的力量,抵达终点的时刻,我想告诉旁人:我也曾想过做些什么,我做到了。(林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