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永安煤业公司柯坑煤矿将关井闭坑。在临近关井闭坑“倒计时”的特殊时刻,煤矿管理悄然发生变化,职工心态也随之波动起伏,现场管理、队伍稳定也承受着巨大压力,如何化解特殊节点产生的不良反应,成为该矿领导班子管理的重头工作。主动而为,成为该矿党总支化解危机的源动力,也是该矿党总支的行动方向。
他们不辞而别,我们顶上!
临近关井闭坑,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招工难!年初,陆续来了一些应聘者,但得知柯坑煤矿即将关闭,还没等体检报告出来,便纷纷“不辞而别”。
柯坑煤矿原先是福建能源集团煤炭企业的骨干矿井,高峰时期,煤矿务工者达千余人。都说煤矿工人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矿井领导班子还期待着在众多的应聘者中能留下几位务工者,但留下者寥寥无几,往往是今天来了俩,明天走一双。不仅如此,个别在职矿工还想着为将来谋个出路。
他们不辞而别,我们先顶上!虽然招工碰到了难题,但生产不能停滞,该矿党总支提出了现场“帮扶”的策略,以缓解用工不足的窘境。
该矿党总支以“党建+保稳定”主题活动融入一线,到现场义务劳动,缓解现场劳动压力,有技术的送技术到现场,有体力的就到现场帮忙扛扛柱,打个下手。
扛柱子是在煤眼上进行的,这些柱子是煤眼上的临时支护材料。因为煤眼空间狭窄,有时候,扛柱人员得弯腰爬行几十米,就算在平巷行走,这湿重的柱子都能磨出一层皮,况且是在煤眼上。即便是经验丰富的一线职工,对这道工序都望而生畏,更别说二、三线的党员干部。
“这扛一趟柱子,一肚子的东西就全没了!”矿总支书记凌德兴说。
“这任务很有针对性,解决了现场大问题,帮了大忙!”矿总支委员、矿长王志强夸到。正因为有了党员干部的现场“帮扶”,今年第一季度,该矿按计划完成了生产任务。
党员干部发“红包”,职工得实惠!
在该矿党总支的努力下,职工队伍有了较好的工作状态,队伍也日趋稳定。但“倒计时”的影响力依然没有消退。矿井关了,自己该怎么办?这是很多职工的真实想法。为了稳定职工队伍,该矿党总支想出各种办法,开展“党员当先锋,五个我行动”主题实践活动,逐步消除职工的担忧。
“矿工兄弟们,你们辛苦了!”6月7日凌晨,柯坑煤矿女工协管员们根据矿党总支的安排,如期进行节日送温暖活动。一声声叮嘱,一袋袋节日礼品,就像是一个个“红包”,温暖了所有矿工,而这些女工协管员们还有一项任务,就是参加安全月文艺节目彩排。往年,一系列的党建活动,该矿一个不落下,只为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氛围,保证良好的生产秩序正常运作。
“职工福利,一样不能少!”针对特殊节点,该矿党总支丝毫不放松党建工作,并把党建工作推向更深的领域,把工作重心挪向现场,紧紧围绕矿井难点问题展开工作。
与此同时,各支部根据党总支的要求,用各种方式解决困难,党员干部的汗水和智慧凝成一个个“红包”,让职工得到了实惠,得到了心安。
“你们谁选择离开,谁选择分流?”掘进队临近解散,采掘支部书记颜良森迅速行动起来,他在现场或是入户调查,把职工最关心的问题主动抛出来。为了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该矿领导班子还积极与煤业公司领导沟通,与兄弟矿井联系,给有意愿分流的职工争取到一颗“定心丸”,让职工安心工作。
截至6月份,该矿生产保持良性运行,职工队伍稳定率达98%,在临近关井闭坑的特殊节点里,这份成绩单凝聚着该矿党总支的智慧与汗水。(张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