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小山村里,有个叫“加福”的煤矿,不知留在了多少矿山人的记忆里。那里有老一工区、一工区、二工区、230井口、335矸石厂、矿机关等。
工作生活的区域是那么熟悉而又倍感亲切。记得在八九十年代,是煤炭行业最辉煌的时期,一个矿山的工区就有2000多人居住,大家在一起如同一个大家庭相亲相爱和谐相处。他们有的是建设兵团的战士,有的是矿一代和他们的家庭,有的是后来的农民轮换工和新分配来的大中专毕业生,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聚在一起热闹非凡。不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平凡而伟大的“矿工”,他们用青春和汗水在那片矿井里默默地奉献着,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如今矿山虽已关闭,但你可曾记得那一幢幢灯火辉煌的职工宿舍楼,你可曾记得井口食堂飘来的阵阵饭菜香,你可曾记得锅炉房开水响起的声音,你可曾记得远处录音机传来的《成长的岁月》《北国之春》《牡丹之歌》等流行音乐,你可曾见过身穿着喇叭裤留着长头发与八字胡的少男们,你可曾见过身穿“的确良”和“乔其纱”花衣裳的少女们。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就能看到成群结对的人在矿山铁路与加福桥头散步的身影。每当矿部播放电影的时候,几条山路的人汇聚一起犹如一条长长的巨龙。每逢节假日时,加福桥头就人山人海,因为那是当年唯一一条购物街。那个时候通讯不发达,业余文化生活只有靠串门、打牌、看电影来丰富。那个时候交通也不发达,几个月也难得进一次县城。那时候是矿山文艺最鼎盛的时期,谁都能哼上几首流行歌曲、谁都能跳上几曲交谊舞。那时候矿山人亲如一家,时常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和睦相处。那时候家门可以敞开,因为有邻居们帮忙看着。那时候晒衣服不怕被雨淋,因为有矿友们帮你收起。那时候的孩子随便寄,因为有人帮忙照看。那时候大伙常常开展厨艺大比拼,每人露一手,放在一起就是一桌好菜。那时候每天都期待着书信,因为只有通过书信才能了解外面的世界。那时候每天会抽出大量的时间,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窗前给远方的亲人写信。
那时的人简单而快乐,那时的人真诚而执着,也就在那个时候,我结下了深厚的矿山情,直至今日虽已远离却依然怀念。(碧莲)加福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