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至8日,作为福能新能源公司一名普通检修员的我有幸参加了集团举办的意识形态工作培训班,第一次与报社的编辑老师来一次正面接触。
我在大学时曾是活跃的文学爱好者,也曾幻想着成为一名作家。2015年毕业后,因为生活琐事与一些变故,心境变得毛毛躁躁,与文学也渐行渐远,几乎再也没动过笔了。2019年凭着一些大学时候发表在省级刊物的作品,靠“吃老本”加入了省作协,给了我很大的压力与动力。
经过这次培训班的点拨,我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化解了压力,找回了写作的快乐与窍门。当没有方向和思路时,写作是一件费心费力的事情,绞尽脑汁也无处落笔。这次培训中所讲到的用足“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讲好“普通话、福建话、本地话”尤其令我豁然开朗,只要大方向掌握了,平时多积累一些知识,一篇好的文章也就水到渠成了。
集团党委副书记张靖在说到新闻工作时,勉励大家:“要深入基层,练好脚力;要见微知著,练好眼力;要科学研判,练好脑力;要勤思多写,练好笔力。”只有真正 付出了努力,才会有挥洒自如的故事,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能量。我为自己曾经的懒惰倍感惭愧,也深深意识到,必须努力让自己多开阔眼界、多思考、敢于突破常规多创新,这样才能有更高的站位。新闻工作需要我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而在今后我也将改正自己曾经的错误观念,写好文章、写活文章、写美文章。
俗话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通过与集团其他权属企业通讯员深入交流,我发现了自己很多不足,比如行文太僵硬、模式太机械化、有些地方用力过猛,弄得整篇文章“四不像”。今后,我将努力践行“跟得紧、入得深、导得正、引得快、鼓得足、化得开”十八字方针,使自己的文风更接地气,多“讲人话”,少一些官话。
这次培训为我更好地理解意识形态工作和提升新闻宣传工作成效提供了实用的工作指导和借鉴,让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对新闻稿件写作的思路更加清晰了。今后,我将不辜负领导对我的信任和培养,运用自己所学,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公司的宣传工作添砖加瓦。(张晓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