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普通矿工到劳动模范,这条“逆袭”之路有多难走?4月28日,田富洁站在领奖台上,手捧“三明市劳动模范”的鲜红证书,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是田富洁用青春打造“逆袭”的光环,一位矿工能捧走市“劳动模范”这份荣誉,实属不易!去年,田富洁还摘得了福建能源集团“优秀班组长”的桂冠。
以朴实青春挖掘“逆袭”的源动力
2008年7月,30岁的田富洁以一名普通职工的身份走入了柯坑煤矿采煤一线。面对漆黑的井巷,他没有退却;面对特殊的作业环境,他选择坚持。30岁,是人生最富有青春色彩的年龄,与阳光一样光彩夺目的岁月,田富洁选择在这一幕夜色中挖掘自己闪光的人生。
“安全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到煤矿第三个年头,田富洁被提为采煤班长,他第一个要求就是:班组必须安全生产!
了解职工心理、熟悉煤矿作业环境的田富洁知道这个要求很难做到。首先是班组职工受利益驱使,受生产条件制约,很容易产生冒险作业或违章作业的念头,也有职工时常以“擦边球”的方式进行生产作业。其次,班组职工安全意识不强,有些职工对安全培训有抵触心理或是只重生产忽视安全,对安全信息了解不透彻等。
“别急着上采面进行生产,我们必须先检查作业环境!每天上班时,尽管在班前会已经交接了现场信息,但田富洁还是带领班组骨干到作业现场进行安全巡查,更清晰地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发现隐患便立即组织班组职工整改,直至整改合格了才组织生产。
有时,为了整改隐患,田富洁要花去半个班甚至一个班的时间,放弃了生产作业。有职工抱怨地责问田富洁:“班长,咱们就是来挖煤赚钱的,您都把隐患整改当作主要任务了,这么做咱能赚到钱吗?”田富洁理解职工的想法,他总是耐心地在现场与职工沟通,把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捋清,通过认真地说教,诚恳地交流,职工们慢慢体味到田富洁的良苦用心。
“细节,决定了安全生产的成败。”在安全管理中,田富洁十分重视细节,现场生产的每一个工序、每一个动作、每一套设备,他都要认真检查、认真指导、认真研究;同时,他还紧紧抓住职工思想变化,比如班组职工对隐患整改的态度、职工上班的状态等。每个班,田富洁要花上很多时间进行隐患检查,也包括职工心理揣摩,从班组职工交流中发现问题,从而保证每个班能够安全生产。
以精细管理铺设“逆袭”的前进之路
对于很多矿工来说,煤矿一线生产无非就是挖煤赚钱,工序虽多了点但简单。但田富洁不这么认为,相反,他能把每一道工序再分解再细化,以精细化管理突出现场管理实效,既要保证生产效益也要突出安全实效,达到安全与生产双丰收。特别是在采煤作业现场,随着采煤工艺的优化和科学采煤技术的运用,给田富洁创造了较好的管理平台。他不仅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在现场也有针对性地比照采煤工艺及科学采煤技术,逐步提高管理水平。
“田班长,现场该怎么干还不是矿里说了算,我们不用操这个心。”有时候,班组职工看着田富洁在现场认真分析采煤方法时,很着急地劝说。
“咱这里地质变化大,这采煤方法也得根据现场环境进行,这样做,我们生产才能达到最优化,生搬硬套对我们生产影响十分大的。田富洁说。有一次,因为地质构造发生变化,田富洁果断下令停止生产,及时向包保技术员反馈。技术员到达现场,查清地质构造之后,重新布置了采煤方法,不仅为矿井创造了效益,也增加了班组生产产量,赢得了技术员及班组职工的赞许。
现场管理不仅是在采煤作业上,效益也不仅仅体现在生产任务上,田富洁在日常管理中,还注重抓好材料管控,以实行标准化为契机,全面做好现场精细化管理。
近年来,田富洁带领的班组个人年单产达900多吨,累计产量3万吨;班组节省材料累计10余万元;职工收入也更多了。
精细化管理给了班组更强的生产后劲,班组职工在生产中更有干劲,对田富洁更加敬佩。而这样的管理方式成就了田富洁“逆袭”之路,从普通班长到福建能源集团“优秀班组长”再到三明市“劳动模范”,每一步都渗透着田富洁辛勤的汗水和智慧。
(张志良摄影报道)图为田富洁在表彰大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