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6版
发布日期:
“弱女子”也有大能量
——记南纺公司技术中心棉纺工艺管理员黄秀珍
文章字数:1,178
图为黄秀珍在检测产品。

  黄秀珍是南纺公司技术中心棉纺工艺管理员,主要负责纤维检测与配棉工作,纺纱工艺设计及其工艺管理,质量、内控、车用材料等体系以及培训等工作。该岗位的特点是“标准多”“制度多”,尤其是近年来新型纤维不断涌现,品种多”“组份多”,部分品种甚至连标准都查不到,如何检测无疑成为一大难题。公司全棉产品的扩大生产,棉花唛头多、品质差异大,梳棉工艺局限大,如何做好过程质量控制、降低生产成本又是一大难题。面对这些难题怎么办?黄秀珍深知:无他,惟学习创新者,行稳致远。工作中她严格要求自己,勤于钻研,开拓创新,凡事想在前、学在前、干在前,千方百计把事情做好。
  随着公司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的加快实施,纤维作为纺织之源更是与绿色、科技、时尚、设计等多维度地融合与碰撞,引领纺织行业进入产品升级新时代。超细纤维不做碱减量应用在针刺合成革布产品成为一种时尚,滤材厂大力开发超纤系列品种,锦涤、涤纶海岛超纤以及桔瓣超纤等,各种规格,面对各种异形纤维的密度未知的情况下,如何检测,如何判断?黄秀珍积极与厂家沟通,大胆地采用定义法与投影法、中段法相结合,发动全班组人员先后进行几十组的数据对比以验证其可靠性,完善了异形纤维的检测方法。对于细旦腈纶、阻燃纤维等新型纤维,她及时补充,做到标准先行。她还先后安排原棉和机织化纤单唛试验73次,新型纤维检测56个,尤其是棉样预选就有78个,在源头上把控原料质量关。
  黄秀珍通过细化已梳棉棉结杂质标准,优化清梳工艺、加强半制品质量控制以及品质高的落棉回用等措施,提高已梳棉制成率1.39个百分点,粘胶重定量工艺的运用,高白粘胶大量应用在R30-1品种等等。2018年在供应部、纺织厂、水刺厂等相关部门和生产厂的大力配合下,棉花与机织化纤原料共节约326万元,促进双增双节工作的深入开展。
  黄秀珍关注纺织行业标准更新,自己先学会新标准、新设备使用,及时做好员工的学习培训,练好内功,做好表率;同时,从小处着手,严抓细节,培养多面手,进行流水作业加强团队协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园区新线投入生产,纤维检测量大幅增加,黄秀珍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检测任务;她还协助完成HVI全自动大容量棉花检测仪的引进及其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的制定与培训等系列工作。自2018年10月底调试后已检测原棉309批次、漂白棉39批次,每批次4组双通道的数据,极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结果的稳定性,为全棉产品的过程质量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黄秀珍还完成发明专利《一种棉纺织品微成分混和的生产工艺方法》的最终定稿;编写校本教材《纺纱质量管理》并已正式出版;协助部门完成省工程研究中心等项目的申报工作。
  黄秀珍,一位娇小柔弱的女子,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展现出不凡的才华与能量。
  (江玉容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