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6版
发布日期:
煤海巾帼用芳华书写传奇
文章字数:2,160



  福建是缺煤的省份,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钻入了三明山区里寻找煤炭资源,挖掘福建发展的能源动力。在寻找光与热的人群里,有一些影像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从一缕秀发开始搜寻记忆中的美好,从相片中勾起奋斗情,青葱的岁月在拼搏中绽放光彩,这就是煤海巾帼们!她们在煤矿建设中,用奋斗和芳华书写着传奇故事。
女子掘进队
“谁言女子不如男,敢叫一巷幽暗绽光芒!1976年,在福建最早一批建设的煤矿——柯坑煤矿,首支女子掘进队107队成立。现如今,女职工已退出了煤矿现场作业,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许多年轻女性毅然奔赴煤炭开采最前沿,与男性职工一较高低,成就骄人业绩!
  到井巷去工作,对男人来说已然是不小的挑战,对于女性职工来说,更是巨大的挑战。改革开放初期,煤矿生产设施很简陋,生产环境不容乐观,一盏灯弱弱地挑开幽暗的井巷,在纤细的铁轨引领下,不断地向前行走,直至工作面。女子掘进队多是年轻矿嫂、知青,为了能获得一份煤矿工人的正式身份,不少未婚的矿工子女加入了这支队伍中。
  “男人能干的,咱们也能干!一顶矿帽、一盏矿灯,一身蓝工装、一双长胶鞋,这群年轻的女性豪迈地走向井下,她们有的背着炸药,有的扛着工具,在队长游尊递的带领下,奔赴井巷作业现场。矿帽遮不住秀发飘逸,更挡不住女性的娇美、娇小的身躯,这群女掘进队员们在煤矿走出了一道亮丽风景线。据了解,队长游尊递是福建平潭人,队书记是罗著林,邱淑珍是女子掘进队的副队长。
  “我们当初的打钻师傅是郑朝歪。陈秀香回忆当初在井巷学打钻的情景说。这些年轻女职工入井之后,勤于学习井巷的各项操作技能,如打钻布置炮孔、装药、支护等等,但凡男性职工干的活儿,这些女掘进工都得学会。井巷掘进作业,最耗体能的就是清理矸石,正常情况下,每一茬爆破的矸石需要出矸石十多车。早先的井巷矿车是漏斗状的,还算轻便,一车估摸能装一吨左右的矸石或煤炭,女子掘进队员两人一组用手工进行清理,正常情况下,清理一车矸石或煤炭,需要花费十几分钟,一茬爆破的矸石量要花费两个多小时,体能消耗非常大,如果碰到岩层破碎的,整个班都是在进行这项清理工作。这幽深的井巷里,不知浸透了多少女子掘进队的汗水!
  到了改革开放初期,这支女子掘进队宣布解散,女队员们便分配到矿井各岗位,不再从事一线作业了。谈及这段历史,早已退休的女子掘进队员们仍然记忆犹新。
矿山女民兵
改革开放初期,煤炭资源归属国有,上至国家,下到省里,煤炭资源是发展的动力所在,防止煤炭资源被盗采或破坏,是煤矿管理的重点。此外,从新中国建立以来,民兵制也蔚然成风,海防民兵、矿山民兵等等,在这座煤矿里,民兵制也照例存在。
  “张淑珍、俞秀云、刘玉花、杜永春……”在回味矿山生活时,面对老照片,退休职工郭文路介绍着矿山女子民兵队。他说,建矿初期,煤矿是设立军管会的,民兵队伍理所当然地发展起来,随着知青、矿嫂、矿工子女增多,矿井也成立了女子民兵队。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这些活跃在矿山的女性纷纷加入了民兵组织。
  民兵刘玉花、刘艳玲是电车班司机,这些女民兵来自矿井各个岗位,除了工作,女民兵们还得进行射击训练,背着半自动步枪在矿区巡逻。来自五湖四海的女职工们除了工作,把更多时间投入军事训练中。不仅如此,因为当时矿区生活条件较为艰苦,这些女民兵还得做好家务,进行垦荒种菜。在军事训练中,基本是荷枪实弹的训练,有这么一句话:穿上军装能打仗,脱下军装能干活!”可以想象,军事训练的强度有多大!
  从芳华岁月走入煤矿,这些女民兵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福建煤矿发展奋力拼搏。她们用青春年华书写着别样人生,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前行,直至两鬓斑白。

 矿山女工协管员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煤矿推行精细化管理,女性工作岗位也发生了变化,一线没有了女性工作岗位,矿山民兵也没了女性。而此时,女性职工更多以安全协管员的身份融入矿井生产经营中,在这里彰显女性的温柔与细腻。
  每到冬天,郑艳冬都要组织协管员们到井口帮助矿工缝补破损的衣物。井口位于山头之上,气温比生活区低了许多,山林是一片片白茫茫的,尽管穿着厚实的防寒衣装,但有的协管员还是觉得寒气逼人,身子禁不住地颤抖着,牙齿上下碰撞发出“咯咯”的撞击声。
  在阳光下,郑艳冬抱出了一捆捆正待缝补的工作装,放在了地上,拿出了缝补工具箱,协管员们从口袋里掏出畏寒的手,开始了缝补衣物的工作。刚缝补几分钟,大家就感到室外的寒冷,虽然阳光直射,但挡不住冷风,一双双手都被冻僵,而郑艳冬和女工们继续全神贯注地穿针引线,一个纽扣一个纽扣地缝牢……
  进入新时代,矿山女工协管员角色也在变化。她们不再从事一线作业了,更多的是在辅助岗位,如对三违人员进行入户帮教、文艺演出等。
  有一次,郑艳冬到三违职工朱某家访,看似平常的家访,但之后的事,让朱某深受感动。原来,郑艳冬把家访了解到的朱某的困难向矿工会反馈,矿工会把朱某列入了困难帮扶对象,及时对他进行了帮扶,让他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女工委的温暖。
  矿山协管员们大多还有一项本领,那就是兼职“演员”,很多的文艺演出里,都少不了她们的身影,或唱或跳,或歌或舞,虽不及明星大牌,但也有别样风采。(陈君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