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日前,肖厝港物流公司2018年度财务报表初稿完成,晒出了一份振奋人心的年度“期末考”成绩单:全年总吞吐量完成预算的109.44%,营业收入完成预算的108.08%,资金回笼9333.94万元,利润控亏实现年度指标的150.32%,应收账款年末余额仅137.89万元。吞吐量、营业收入和资金回笼三项指标创历史新高,减亏控亏和应收账款两项指标创4#泊位投产8年来新低。
2018年度,面对错综复杂的经营环境和竞争激烈的港口市场,该公司主动适应新经济、新常态、新时代,积极寻找应对之策、寻思聚合之力,认真谋划全年工作思路,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商务营销,想方设法稳定客户,千方百计开发市场。
该公司首先充分发挥3#泊位进口粮食指定口岸的优势,提升福海粮油公司大豆等主要货物的装卸量,使其继续稳定保持码头支柱货源的地位。“我们在服务好各类稳定性货主客户的同时,通过多方努力,提高装卸作业的经济效益。”该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戈铭发介绍,“比如,从年初开始,就和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福海粮油公司多次洽谈,合理提高大豆装卸单价1.35元/吨,自去年4月份提价后至12月底大豆吞吐量近百万吨,仅此一项即增加收入120多万元。”
同时,该公司加强与木片、工业盐等重要客户的沟通联系,根据不同货种装卸、仓储和物流需求,做好相应跟踪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在货源市场和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的情况下,该公司进一步强化商务经营龙头和中心地位,新出台《2018年度全员商务激励办法》,充分调动全员商务积极性与主动性。“2018年在开发新货种、拓展新货源方面,成效还比较显著,新增了外贸出口台湾碎石、机制沙、叶腊石和内贸进口钢管、硅砂等货种。”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商务部经理卢文伟对货源拓展津津乐道。据统计,2018年新增砂石等散货约57万吨。
随着业务拓展,码头新货种不断增加,在泊位安排、作业机械配置、堆场规划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该公司进一步强化班组管理,增强班组岗位责任感,特别是门机班组积极参与作业,自主装卸量远超计划,达到80多万吨;进一步加强现场监管,保证各项工艺流程、生产指令、安全措施到位,提高泊位利用率,确保船舶装卸作业高效;进一步完善库场管理,强化安保管理措施,提高货物周转率,确保进出口货物畅通无阻、安全无损。
此外,该公司强化挖潜增效,在节能降耗上下功夫。积极开展修旧利废,严控跑冒滴漏,回收复用锡条及旧齿轮油,节约3万元;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改造码头堆场照明灯具;避峰就谷安排生产作业,尽量降低电能消耗量;利用新用电政策,节省基本容量费59万元。
在劳务管理输出服务方面,该公司也丝毫没有放松。鸿山热电项目部完成全年指标的109.26%,可门项目部完成全年指标的123.32%。(张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