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吊装链条现场。 “陈主任,2#卸车机链条昨天傍晚到货了,今天能换吗?”“换,肯定要换,已经顶不住了。刚好这两天没有车皮进来,抓紧时间动手吧。”“两天换不完,最快也要3天,况且明天又是星期六。”“3天不行呀,后天开始每天有12至15个车皮的煤炭到站,还不算另外60个车皮的矿粉也在月初陆续到货,卸车任务非常艰巨,大家辛苦两天,加加班吧。”这是笔者11月30日上午8点,在福建水泥公司炼石厂制成分厂办公室楼下,听到的机械技术员陈孟鉴与分厂主任陈剑文一番对话。
2#卸车机是福建水泥公司炼石厂专用铁路线上为数不多的两台露天设备之一,承担着由火车运来的大宗原燃材料卸车任务。去年下半年以来,特别是自上个月4#窑复机生产后,卸车量成倍增长,这使得4年多没有进行过大修的卸车机不堪重负,尤其是运行机构部分的链条、链斗、上下链轮及张紧装置已发生多次扭曲、断裂、脱轨等故障,必须将这些部件更换,才能确保人身安全和卸车任务顺利完成。但由于提升链条迟迟没有到货,使得原计划卸车机设备大修工作一拖再拖,导致设备带病运行。
机械技术员陈孟鉴,电修工段长熊棉武,装卸工段卸车机手谢怀如、郭陈旺及机修人员等十几个员工接到任务后各就各位,一场加班加点、快速高效地吊装链条工作悄然展开。
为确保工期,他们按照陈剑文主任要求,兵分三路。岗位操作人员在技术员陈孟鉴带领下去仓库领链条等配件;机电修人员一部分在工段长熊棉武、陈苏平带领下开始拆卸被更换的旧链条或加焊、补焊机体腐烂件;另一部分人将链条一节一节接起来。
笔者因分管这块,开完早会也赶到现场加入到拆卸旧链条行列中。时近中午,由于计划工作量没有过半,大家没有一个人有停工休息的意思,都继续闷头忙着手中的活儿,直到食堂送饭的王师傅一声大喊:“开饭了!”才把大家叫停。
吃饭完后大家又立刻投入工作,修补机架的两位焊工,一位舞动着割枪忙着下材料,一位半蹲在卸车机下的脚手架上,一刻不停地焊接着卸车机架腐烂件。整个现场割枪的火焰与焊把的焊花交相辉映,拼接链条的扳手与链条的碰撞声叮当清脆。冬月的夜来得特别早,不知不觉已是晚上10点,大家一边收拾着工具,一边互相提醒着明天早一点过来。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如约来到现场,按照工作计划,开始了攻坚战——吊装链条。力气大的同事主动爬上卸车机平台,系牢安全带,绑好安全绳。笔者一边指挥大家齐心发力往上拉,一边吆喝着注意安全。4根链条,不到两个小时全部拉到位。“好!到位,可以对接了。”技术员陈孟鉴向上面的弟兄发出指令,同时伸出右手母指,随后做出“OK”的手势。
午饭后,大家又开始安装链斗。工友间彼此心照不宣,配合默契,整个过程紧张有序,忙而不乱。36个链斗,要对称、盘车安装;288个螺栓,全部要用扭力扳手紧固两边,工作的繁琐不言而喻。
功夫不负有心人,12月1日下午5点,此次卸车机链条吊装、链斗安装和腐烂件的焊接任务圆满完成,比预计工期提前1天,确保了第3天上午按时投入使用。(蒋沛夏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