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重走驻村路重回驻点村
文章字数:1,243
  光阴如电,人生如梦,一转眼,驻村已是14年前的事了。往事如烟,慢慢淡去,渐渐模糊。有些事过去的就过去了,有些事过去的却历久弥坚,往事如昨,触手可及,变成了永恒的怀念。
  14年前的7月8日是第一批省派驻村书记从省城出发的日子,像当年参军一样,我又戴上了大红花,单位挂起了大红横幅,组织了隆重热烈的欢送仪式。我与单位领导、同事们合影,蒋达德处长说他曾在上杭县担任过副县长(挂职),要与我们即将去上杭驻村的3位驻村书记(游麟波、张紫迎)合影留念。
  龙岩是离省城最远的市县,交通极为不便。那时,龙岩的高速公路还未全线贯通,早上从福州出发,到上杭已是傍晚。上杭县的张斯良、赖继秋、林英健、蓝福元、钟群等领导设宴欢迎7位驻村书记。晚饭后秀坑村的书记阙国权、村主任阙明波就到我的房间来,大有先睹为快、先认识为快的感觉。站在我面前的两位村主干都是小个子,黝黑的脸,粗糙的手,一副朴实憨
  厚的农民形象。他们见到我就像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既热情又高兴,还带着点惊讶的神情,惊讶啥呢?哇,这位书记很大条(个头很大的意思)!第二天早晨,通贤乡书记傅健勇到上杭大酒店接我,县里一位包乡的副县长陪同。
  那时候,我的心情是焦虑的,前程未卜,心中是成串的问号。尽管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也干过一些农活,但是要当一个称职的驻村书记,心里还是没底。
  闽西山道弯弯,群山绵绵,秀坑村还没有通乡公路,在地图上都难以找到。驻村工作的艰苦,不仅仅是生活条件的艰苦,吃住行上的困难,更难的是在这陌生的小村庄如何度过三年漫长而孤寂的夜晚。“夜漫长,夜漫长,头更梦见爹,二更梦见娘,三更梦里回家乡……”
  14年后的今天,我重走驻村路,重回驻点村,见到久别的乡亲们激动之余,更多的是淡定和从容。在闽西客家驻村三年,我结识了许多热情好客、重情重义、明礼友善、朴实憨厚、勤劳勇敢的客家父老乡亲,他们是我一生的财富和荣耀。
  三年驻村,我为开通硬化通乡公路而积极奔走,想方设法,多方求援,筹集资金,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乡贤、爱心人士的慷慨相助。三年驻村,我四处奔走,其中的酸甜苦辣化作了永恒的怀念,需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大家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大家都是好人,是我的恩人。
  为表达对原上杭文明办主任赖明章的谢意,我信手创作了一副对联,并求得书法家曾纪尧的墨宝送给明章留作纪念。上联:下派驻村上杭行;下联:春风无力赖明章。横批:真情永驻。
  吃了三年的客家饭,喝了三年的汀江水,今生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我的心会向着闽西,向着上杭,向着秀坑村。衷心祝愿上杭的山更青,水更绿,人民更富有;衷心祝愿秀坑村兴旺发达,秀坑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附:反映当年驻村艰苦生活原创诗词:
  《驻村抒怀》
  军旅生涯二十年,
  而今迈步走桑田。
  红军故里上杭县,
  才溪相邻是通贤。
  高位嫁接春潮涌,
  造福工程恩泽绵。
  村官虽小责任重,
  风霜雨雪只等闲。(陈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