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听到《父亲》这首歌,总让我潸然泪下,勾起我对父亲的怀念。
我的父亲,是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干农活经常披星戴月。乡下有吃晚饭一定要等全家人到齐了才吃的习惯,我却常常因贪玩肚子饿得咕咕叫想要先吃饭,哥哥不让,少不更事的我常常大吵大闹。
那是寒冬季节的一天,天下着雨,我的父亲出门挖地瓜,天黑了,还不见他回来。等到晚上七点多,才见我父亲雨水夹着汗水裹着一身黄泥巴挑着一担地瓜回到家,我对他发脾气,怪他这么迟才回家。他说:“孩子,对不起,今天我本可以早点回来,回来路上一条水沟的桥木头烂掉了,我砍了两棵松树铺好了才回来,把你们饿坏了吧。”接着转身对我母亲说:“以后我太迟回来,不要等我,让孩子们先吃。”如今回想起来,我深感内疚。
少言寡语的父亲总说做人要本分。生产队时代,许多人干活出工不出力,但我的父亲显然是另类。在播种季节,犁田是最苦最累的活,那时,总是听到同一个生产队的队员喊:“犁田,就叫显要叔(我父亲)。”在收割水稻的季节,别人太阳老高了才出工,等他们到了稻田,父亲已经把打谷场整理好。父亲常常多干活、干脏活、干累活,可从来没有见他发过牢骚,倒是我的大哥时常为父亲抱不平,父亲却说:“无非多出点力,又没有损失什么!”
小时候家境贫困,过年时,大哥才有新衣服,我们只有穿大哥不能穿的旧衣服,父母的衣服是补了又补,吃肉更是成了一种奢望。过年时,全家才会买上二三斤肉。但人穷志不短,父亲极讲诚信,赊的账,到期一定准时还,所以家里的生活必需品,即使没有钱也总能赊到。
父母之德,子孙之福。正是父亲的言传身教,我们兄弟三个不管干什么职业都兢兢业业,不计较个人得失,家业事业也都算风顺,都在城里买了房,有的还买了轿车。
如今,我的侄子也在矿山就业,我常对他们说,要像爷爷一样做人做事,特别在井下安全工作中,要遵章守纪。做到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既是他人之幸,也是自己之福。(张良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