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刚走出校园的懵懂青年,成为如今的电工班长;从一名看不懂电路图的普通维修工,到全站唯一的电工技师。无论角色如何转变,始终未变的是他立足岗位的“工匠精神”,他就是煤电公司雁石发运站电工班长王龙琰。
王龙琰个头不高,理着板寸头,戴副眼镜,说话幽默风趣。2009年小王从龙岩学院毕业后,到苏二煤矿工作,在矿里的几年间,他分别获得了“优秀职工”、“先进生产工作者”、“最美青工”等荣誉称号,并取得了“电工技师”的资格证书。“趁年轻要干出点成绩来,不能让自己的青春留下遗憾。”谈及荣誉小王显现出年轻人应有的拼劲。
去年,苏二煤矿因资源枯竭关闭,王龙琰被分流到雁石发运站。当时,正好赶上储煤场煤棚安装彩钢瓦“防尘墙”,由于人在高空作业,有劲使不上,半天下来工程进展缓慢。小王看后建议将作业工序颠倒一下,将彩钢瓦在地面与架子先固定,再整排统一竖起来安装。“这方法不错,效率提高了不说,还避免了高空作业。”机电队长陈群松很赞同。计划10天的工期,仅4天就完成了。“小王年轻人脑袋转得快,干活做事又麻利。”初次合作干活,小王给陈群松留下了好印象。
说起对王龙琰的印象,他身上那股勤奋好学的韧劲让人印象最深。去年下半年开始,该站机电队实行“机电不分家”工作机制,原本主攻电方面的小王,开始学起了电焊。为尽快掌握技术要领,小王特意买来几本电焊方面的相关书籍阅读,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虚心请教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学徒期间经常一蹲就是一上午。他说:“当天的问题一定要当天‘消化’掉。”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如今小王的电焊水平,在站里已属一流。
王龙琰工作不仅好学,做事也细致。在一次检修电机时,工友小吕要求将拆下的轴承直接装回,遭到小王制止。“旧轴承必须用汽油清洗后再加黄油才能安装。”小王严肃地说。“直接装也能用,何必多费工夫。”小吕反驳道。一番争论后,理亏的小吕只能妥协。“虽说是小举措,却能让轴承的寿命大大提高。”小王介绍道。
青春的底色永远是奋斗。就像王龙琰王日记中写的那样:“只有年轻时奋斗过、拼搏过,才不后悔,才能在老了以后自信地说‘青春无悔’!”
(郑伟海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