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父爱
文章字数:896
  清明时节雨纷纷,思父之情上心头。又是一个清明节,在矿山工作的我,望着窗外那绵绵的细雨,怀念之情油然而生……
  父亲,这个名字是可尊可敬、至亲至爱的。父亲虽然去世十年多了,但我却常常在夜深人静之时想起他,想起他那张饱经沧桑的脸和那双长满老茧的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实行农田承包制,父亲是全家主要劳动力,独自挑着生活的重担。他扶犁掌耙,挑粪提土,每天早出晚归,日晒雨淋,在贫穷的土地上耕耘着。有时母亲身体欠佳,他还要照顾孩子们的饮食起居,无论多忙、多累,都无怨无悔。在那艰苦的日子里给予我们简单的快乐和幸福,给予我们兄弟姐妹希望和理想!父亲虽然没有上过一天学,但他却把儿女们都培养走出山村,走出困境。我上的中学距离家里有3公里多的路程。每天天未亮,父亲就早早起床,在厨房里忙碌着做菜、做饭。等我吃完早饭,有时天色还暗着,山村里静悄悄的,村里小山路有一公里多,两边黑黝黝的山,令人惧怕,尤其是冬天里,天气又冷,每天上学,父亲就拿着手电筒,跟着后面走了一段路,到乡村公路口时,就鼓励我:“不要害怕,慢慢走,天会越来越亮!”多少年来,父亲亲切话语时常在我的耳边,使我感到生活的温暖,看到了人生的希望……
  父爱是无处不在的。记得在我到部队当兵的时候,父亲就时常托人写信,寄托着思念。后来,我转业到矿山工作,父亲依旧牵挂,每次回家都要问:“怎么又是一个人回来呀,年纪不小了,要找个对象才行呀!”父亲的挂念直到我成家立业,他才放心。每当我们要回老家,父亲知道后,都要忙上大半天,做些好菜,好饭和热腾腾的汤等着我们,让我们吃光、喝光。而我们给他们买的东西,却舍不得用、舍不得吃。是啊,在农村生活着的父母,他们从来没有想自己过好些,一生简朴,节衣缩食,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外地工作不会太苦,不要过得太累。每当我回家,望着父亲渐渐苍老的面容和满头银发,心中一酸,父亲老了,我们在外工作回家太少,照顾得太少。
  父爱是永恒的。虽然我们已步入不惑之年,可在父亲的眼里,我们永远是孩子,他总是把艰苦留给自己,把笑脸留给我们。如今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我们过上了幸福的日子,而他却老去,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李长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