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揪住“痛点”抓管理
文章字数:901
  截至2017年12月底,我所在的永安煤业公司柯坑煤矿吨煤成本比计划节余25元,是近十年来该矿最好成绩。我有什么制胜法宝吗?我认为抓好现场管理是煤矿降本的主要途径,揪住“痛点”抓管理,是我的经验之所在。
  去年,我调柯坑煤矿任矿长。当时,我发现掘进开拓严重影响了矿井生产效益,不仅体现在工效低,还因为工程施工缓慢严重影响煤炭生产。为了了解根由,我连续几天在掘进开拓现场蹲守,发现掘进施工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掘进任务一般是由协议队负责,技术参差不齐,工程质量差,经常出现返工现象;其二,协议队伍不稳定,组成方式复杂,管理较为松散,完全缺乏组织性,作业现场经常出现停工现象;其三,技术帮扶难,协议队伍组成方式较为特殊,基本是农民工,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时间较短,文化水平低,很难更深入地接受技能知识培训。这样的队伍负责掘进施工,结果可以想象。
  掘进施工就是矿井成本管理的“痛点”所在。我对协议队掘进施工有了详细的了解后,现场“病根”也就清楚了,解决难题就能有的放矢。但柯坑煤矿这项措施由来已久,协议队占据了矿井所有的掘进施工,仅有小部分巷道掘进是由矿井自营掘进队负责的。原先,协议队负责的掘进队伍在煤炭黄金十年里,队伍还算不错,技术力量还可以,但随着煤炭市场发生变化,煤炭从业者大幅减少,优秀的协议队掘进技术骨干纷纷离开,现在尽管煤炭市场转好,却无法改变这一现状。
  “增强自营掘进队实力,淘汰协议队掘进施工队伍。”找到矿井成本管理“痛点”后,我就酝酿着组建实力较好的自营掘进队伍,这是解决掘进难题的有效办法。煤矿正式职工与协议队职工相比:一是组织纪律性比较强,不会出现停工、误工现象。二是整体技术性比较稳定,工程质量有保障。三是责任心较强,对现场管理比较严谨。
  恰逢邻矿小华煤矿、京东煤矿关闭,尽管矿井人员定额已满,柯坑煤矿按照公司布置积极接收两个矿井的自营队掘进职工,迅速组建强有力的自营掘进队伍。
  从2017年7月份开始,柯坑矿的掘进工程基本由自营掘进队伍组织施工,当月就凸显优势:掘进进尺创近年来最好成绩,巷道成形率达90%以上,采煤面接替逐步衔接,掘进成本逐月降低,现场管理更融洽了。(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