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福能股份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取得显著成效
文章字数:1,474
  本报讯 近年来,福能股份组织实施新能源产业布局以及一批重大技改和科技创新项目,在推动传统电力产业转型升级、转换发展动力、培育新动能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加快科技创新实施改造工程
  福能股份下属的鸿山热电公司2017年实施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共投入15792万元,全面完成烟囱内筒改造,#1、#2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增引合一”和加装低温省煤器等改造,为企业生产经营稳定和电力市场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极大地促进了环境质量提升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完成超低排放系统改造后,鸿山热电公司每年减排SO2798吨,NOX1188吨,烟尘504吨;按照60亿kW·h的计划发电量预估,每年可节省厂用电量共0.33645亿kW·h。
  2016年,鸿山热电公司实施的反渗透系统改造工程,成功解决了超临界供热机组水汽氢电导高等问题,标志着国内最大的超临界供热机组锅炉补给水系统成功应用国际先进的膜法处理。反渗透系统投运后,除盐水箱TOC由原来最好的120ug/L左右降至30ug/L左右,有效提高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经济性和可靠性。每年可减少锅炉补给水废水60万吨,可减少酸碱用量共4000多吨,产生的经济效益可达2000万元/年。
  多元化布局实现“三电合一”
  福能股份所属的晋江气电公司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实施多元化布局,实现“三电合一”可持续发展。该公司所配置的四台350MW的9FA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是国内最先进的燃气机组之一,有着环保高效、启停灵活的特点,自2010年10月投产至今已为福建省输出了近300亿kW·h的清洁能源。
  面对近年来电力消费需求的持续放缓,晋江气电公司因地制宜,从优化和调整自身产业结构入手,2012年出资3亿元在厂区周边的荒山、滩涂和礁石上建成了装机容量为32MW的金井风电场,目前,已累计完成发电超4亿kW·h,创造经济效益达上亿元。2014年6月,在厂内各类建筑物屋顶、车棚及闲置地面上安装了4500块太阳能光伏板,建成了总投资约1000万元、装机规模为1.17MW的光伏发电系统,项目投产至今已为社会输送了400万kW·h的清洁可再生能源。2014年以来,凭借气电、风电和光伏发电“三电合一”能源结构的联合发力,该公司在日趋激烈的电力市场竞争中得到稳步发展。
  拓展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企业
  近年来,福能股份凭借对国家新能源产业政策的准确把握和清晰的发展战略规划,在福建省沿海及内陆地区和海上开发风力发电项目,目前已建成投产了17个陆上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64.4万kW,位居福建省首位;在建和筹建风电项目8个,总装机容量29.5万kW。2016年风力发电机组年平均利用小时数达2630小时,位列全国同行业前茅。正在开发的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场F区(200MW)和莆田石城海上风电场(200MW)两个项目,其中,平海湾海上风电场F区(200MW)已获核准。与三峡集团合作开发的首个海上风电项目(77.4MW),即全球首个国际化大功率海上风电试验场,于2017年9月29日并网发电。
  福能股份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大力布局新能源产业,已建成云南保山管粮山光伏发电项目30MW,并积极争取云南保山农业光伏项目大规模建设。在省内,积极拓展分布式光伏项目,在晋江气电公司、福建南纺高新材料产业园区,分别建成了1.17MW、3.77MW的分布式光伏项目。
  如今,福能股份新能源产业在推动传统电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已经成为了改革发展的新亮点,为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邹建华朱奕煌马传炜林松)